为有效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为挖掘学校党建工作亮点,培养学校党
建工作精品,扩大学校党建工作影响,根据《关于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意见》江宁教工委字﹝2014﹞16号要求,决定在我校党组织中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党建载体为手段,以激发党建活力为目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努力将党建工作中的亮点工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通过品牌运作的模式加以提炼、宣传和推广,为党组织、党员干部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搭建广阔舞台,以党建品牌打造促进学校品牌打造,实现学校三个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探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努力培育出学校有特色、叫得响、亮得出、有影响的党建品牌,推动学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党建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
三、步骤要求
1.完善创建方案。按照“已有的品牌要深化,未建的品牌要培树”的总体要求,对学校党总支已有的党建品牌“文明办公室创建”进一步梳理,完善方案,从目标要求、创建内容、方式方法、保障措施及工作步骤等方面做出更全面、更具体、更明确的安排。。
2.搭建创建载体。根据“文明办公室创建”内容精心设计载体,以“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争先创优做模范”为主旋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开展多形式多层面创建活动,切实增强创建活动的操作性、针对性和效果性。
3.丰富创建内容。“文明办公室创建”内容要与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相一致,注意突出支部特色、党建特色、时代特色,能够充分反映学校党建工作的服务宗旨、工作精神、核心价值观以及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落实创建措施。在“文明办公室创建”过程中,要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制度配套、氛围营造、监督检查等环节加大保障力度、投入力度,切实推进创建工作实现常态化、科学化和人性化,为创建工作和学校三个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5.明确创建步骤。“文明办公室创建”工作要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创建目标和创建时间要求,完善任务分解表和进度表,采取月检查、季汇报、年考核等形式把责任落实到具体承办人,确保“文明办公室创建”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6.完善品牌申报。学校党总支将进一步认真梳理、总结提炼“文明办公室创建”的好做法、好经验,于4月20日前将“文明办公室创建”创建完善方案报局党工委办101室,接受局党工委的审核验收和品牌认定。
四、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是开展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载体,也是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举措。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方案,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活动,确保创建活动落实到位,取得明显成效。
2.抓好结合,整体推进。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要与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三型”党组织建设等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形式,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要讲求工作实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抓好典型建设,积极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进而推动活动深入开展,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3.加强督促,分类指导。学校党总支要加强“文明办公室创建”工作的督查整改提升力度,随时迎接局党工委对“文明办公室创建”活动的督查指导。
4.深入挖掘,广泛宣传。要切实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网站、报刊、宣传栏等大力宣传“文明办公室创建”的目的、意义,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努力营造“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良好氛围,使“文明办公室创建”过程能成为一次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过程,确保“文明办公室创建”活动使师生受益,让群众满意,促教育发展。
南京市竹山中学党总支
二〇一四年四月八日
附件1:
基层党组织“一支部一品牌”品牌完善申报表
党组织(盖章):南京市竹山中学党总支
党组织 负责人 |
笪鸿山 |
党员数 |
62人 | ||
品牌名称 |
文明办公室创建 | ||||
品 牌 建 设 具 体 完 善 方 案
|
1.办公室墙面文字展示竹山中学教育理念。 2.办公室墙面文字展板展示办公室团队工作目标。 3.办公室墙面文字展板展示成员简介(姓名、性别、任教学科、最高荣誉、职称、政治面貌、党员承诺)。 4. 完善《文明办公室规范》、《文明办公室评比实施方案》等创建规范。进一步将学校中心工作和职工综合素质提升要求糅合,完善文明创建分类分层考核评比,细化 “思想、工作、卫生、安全和典型加分”五大方面,加大十项常规,二十条目的考核量化给分力度,使之更符合竹山中学改革和全面创建的的要求。 5.细化绩效考核,严格年度绩效工资发放,体现文明创建要求和创建效果的挂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