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

优秀教育叙事

发表日期:2009/4/8 9:21:04 阅读数:2235

特殊的他,我该如何对待

                    建邺区致远外国语小学    范韦丽

 

踏进工作岗位的第一年我就接了一个一年级班,回顾自己和孩子们相处的第一年,碰到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故事,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有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

第一天进教室,发现他们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才离开幼儿园,对小学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了好奇,看我的眼神里也充满了期待。“我姓范,以后你们就叫我范老师,好吗”,“范老师好”,孩子们奶声奶气的喊起来,“孩子们,你们能向老师介绍一下自己吗”,一瞬间,班上举起了好多小手,只有一个人坐在那没有一点表情,仿佛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我走到他的身边,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示意他加入我们的话题,但他还是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积极。

开学一周了,孩子们的进步都很大。瞧,上课时,他们坐得笔直笔直的,当我提出问题时,他们总是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下课时,他们总是发出一阵阵的嬉笑声,脸上充满了灿烂的笑容;做操时,他们精神抖擞,俨然一个个被训练过的小军人。总之,上学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只有一个孩子很特殊,他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孩子,他叫汤××,在他的脸上永远都是一种表情,似乎他从来没有喜怒哀乐。

那天,我想测试一下孩子们认不认识1-10这些阿拉伯数字,孩子们都争先恐后要表现自己,汤××却坐在那儿玩起了尺子,“汤××,你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吗?”但我提问完,他还是在那玩着尺子,“汤××,你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吗?”我又重新点了他的名,由于这次我提高了嗓门,这下他注意到了我,“我怎么会知道”,他停顿了几秒后,连站都没站起来就这样回答我。我按捺住性子:“汤××,老师提问你时,不管你会不会,首先应该站起来,这样才有礼貌”。然而他并不理会我,继续在玩那把尺子。先前我就觉得这孩子有点特别,但没想到这个孩子这么特殊,我想三言两语根本无法改变他现在的行为,为了维持教学秩序,我决定照顾大多数孩子继续上课。

两个星期过去了,他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了:上课随便,作业拖拉,想插嘴就插嘴,遇到不会写的题目时就大声喊我不会,不想听课时就玩手边的文具,玩腻了就骚扰旁边的同学……记得我们学玩完了5以内加减法时,我问孩子们1+3等于几,这个问题对孩子们来讲再简单不过了,但我发现汤××又在低着头不知忙些什么,“汤××,1+3等于几啊?” “等于10”,他头都没抬就这样回答我,全班哄笑起来,“汤××,想想看前几天我们学的1和3合成几啊?” “老师,我的橡皮不见了,我看王金桌上的橡皮像我的” ,原来他在找橡皮,“这是我的橡皮,才不是他的呢”,王金叫了起来,“现在是上课,不说这件事了好吗,橡皮我们下课后帮你找,回到我们刚刚的问题,谁来帮帮汤××,告诉他1+3等于几”,我不得不转开话题,继续下面的教学内容,否则一节课又要泡汤。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上的孩子基本上适应的小学的生活和学习,一步一步走入轨道,唯有汤××,让人头痛。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班主任已经把他调到最后一排。第一次数学月考,他只考了7分,在我们年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时常在想,怎样能改变他呢?不单单是他的学习,这样全班同学都会受他的影响。

由于他的表现实在异常,,我们决定约他的爸爸妈妈来校谈一谈,谁知却等来了他的奶奶。在和他奶奶的交谈中我了解到,由于没有学前教育,很多好学校都不收,找了很多关系才送到我们学校。他的爸爸妈妈早就离婚了,长这么大没见过他妈几次,孩子的爸爸工作忙没有时间管教孩子,每月贴老人一点钱,让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从小在农村,没有上过正规的幼儿园,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另外,汤××患有类似于多动症的一种病,每月光吃药就要花好几百块钱,可是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家里人也挺着急的。

原来汤××的家庭环境是这样,怪不得有一次我问汤××你妈妈是干什么的,他一脸茫然,说不知道。也怪不得他上课时总是东张西望坐不住,原来他有这方面的毛病,我不禁有些难过,也有些自责:怎么不早点弄清楚,也许早点给他些关爱也不至于这样。

针对汤××的特殊情况,我上网找了一些怎么对待这类孩子资料,并和语文、英语两位老师制定了一个统一的对策,希望能尽早纠正汤××的这些问题。

上课时,我尽量提问他一些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不要像对其他孩子那样严格。有一段时间,我们学习在日字型的方格里写阿拉伯数字,要求是写一个空一格,并且要“顶天立地”。其实,汤××的书写并不规范,但我在班上还是表扬了他:“汤××最近表现真不错,作业能及时交了,完成的比我们班有些小朋友还好,看,今天老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五角星。”说完后,我看看汤××,发现他手脚很不自然,都不知道放哪里好了——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渴望受到表扬,他也不例外。

下课时,我尽量和他多说说话,让别的孩子也主动亲近他。有一天中午,阳光格外明媚,我们在操场上晒太阳,我特意坐在汤××的旁边,“汤××,你有什么爱好啊”,“我知道我知道,他喜欢小汽车”,“对对对,我经常看见他看有关小汽车的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来,“小汽车很好玩的,有的能跑得非常快”,汤××听大家都在说,也禁不住地和他们交流起来,看到如此情形,我感到很高兴,汤××终于能像正常孩子那样与别的小朋友说话了,太好了!

虽然汤××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那就是他上课时总是喜欢乱动,我知道他并不想这样,但他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我请教了一些有这方面经验的老师,他们告诉我,既然这个孩子喜欢动,那就让他把更多的精力发挥出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思来想去,我决定让他收作业本,并要求他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因为举手也是在动,并要求他作业认真完成,完成后,去督促其他同学认真完成。这样下来,他不但不是个多动的孩子,反而是个热心,活跃,积极向上的孩子。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有一天他居然主动问我:“范老师,我奶奶问你我最近的表现怎么样”,“你觉得你的表现怎么样啊”,我反问道,“我,我,我觉得还行”,他害羞的地说道,“你最近的表现非常棒,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他听后开心地跑掉了,那样子可爱极了!

教师节那天,我收到了很多孩子的贺卡,这是我踏入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教师节,这些卡片对我来说真的很珍贵,我一张一张的翻着,却始终没有看到汤××的,不禁有点失望。回到办公室,正准备备课,发现数学书里藏着一张卡片,没错,正是他的,(!)这小子肯定是害羞才不敢亲自拿给我的,“范老师,谢谢你的关心和爱护,我的进步和你是分不开的,谢谢”,虽然他的字迹歪歪倒倒的,很多字都是用拼音代替的,但是看得出他是写了又写,擦了又擦,才写成的。说实话,我觉得很欣慰,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同时,我也替这个孩子感到高兴,他正一步步走向正轨。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积极向上的,只不过有时会被这样或那样的客观原因所隐藏,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并正确引导,将会毁了孩子的一生。相反,如果我们发现及时,措施得当,将会使孩子内心的种子不断发芽、开花、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再多给予一些呵护和关爱,那么这颗小种子将会长成茂密的大树。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教育叙事,因为它符合教育叙事的四大要求:

1.蕴涵着教育理念:教师应对“问题生”进行有效的关爱和引导;

2.故事情节生动,语言细腻。表现学生转变前后对比的心理活动描写尤为生动。

3.有故事冲突:(1)该生不能融入班集体大家庭;(2)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3)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4.结尾简明扼要,起画龙点睛之功效。

(王建国)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竹山中学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