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9月12日
主题:如何使高效课堂的操作更加规范
地点:竹山中学书记室
参加人员:笪鸿山(校长)
鲍家银(副校长)
杨兵(教务处主任、初三年级组组长)
秦邦成(德育处主任)
魏宏虎(教科室主任)
赵有明(校务办公室主任、初二年级组组长)
张忠(初一年级组组长)
刁一建(教改协调组成员、初二年级组副组长)
张明亮(教改协调组成员、初一年级组副组长)
刘晨(初一年级组副组长)
研讨的内容:
1.导学案的编制、备课要求;
2.上课各环节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3.教师听课的要求;
4.师徒结对的操作;
5.导学案的批改、作业布置的要求;
6.命制测试卷的要求;
7.小组评价要点和星级小组、星级学生的评比办法;
8.教师实施高效课堂的考核办法;
9.高效课堂小课题的研究;
10.教改之星、教坛新秀和首席教师的评比办法。
笪校长首先发表讲话,他指出,在当前规范办学的大背景下,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中国名校共同体的大力支持下,高效课堂的改革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当前的教改需要胆识,需要智慧,需要坚持。改革要分层推进,首先是要培养一批教改中坚力量,紧接着要求教学骨干积极参加教改,最终达到全员参与高效课堂的改革的目的。
关于导学案的编制和备课环节,大家讨论比较热烈。
杨兵主任提出原先的导学案模板需要改进,将原先的文档模式改为表格模式,将集体备课和自备课的版块分开,留出空白处让师生共同使用;另外原先模板中的项目也要删减。
由于教师自身能力和年龄的差异,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承担主要备课任务。赵有明主任认为各学科应该成立中心备课组承担主备任务,集中骨干力量精心设计导学案;没有主备任务的教师必须参加集体研讨,必须有二次备课。
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拟定了《南京市竹山中学高效课堂备课要求》。
因为我校的教改才刚刚开始,很多教师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上课的各环节与高效课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为此,大家就高效课堂的上课要求进行了广泛地讨论。
有的教师提出,导学案上已经写好了教学目标,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还要把教学目标写在黑板固定的位置上?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将目标中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可以起到提醒注意的作用。
张忠组长谈到小组合作时认为,当前我校课堂上对学生讨论的要求还不一致,他对讨论的方式(站还是坐)、音量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魏宏虎主任对学生的板演和展示流程提出了建议。他说,板演时字迹要工整,要写好组名;展示的同学首先要说清组号和自己的编号。
随后,大家就分数统计、当堂检测、布置作业等环节进行了讨论。
在听取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学校整理出了《南京市竹山中学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南京市竹山中学高效课堂上课要求》。
在研讨了备课要求和上课要求以后,教务处杨兵主任就教师听课的要求、师徒结对的要求、命制测试卷的要求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德育处秦邦成主任谈了星级小组和星级学生的评比办法;办公室赵有明主任汇报了高效课堂的考核办法和教改之星的评比方案;教科室魏宏虎主任就高效课堂小课题的研究谈了自己的设想。
本次活动研讨的范围广泛,涉及到教改的诸多方面。大家集思广益,最终达成的共识将形成文字,作为我校实施高效课堂的指导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