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

给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浅谈班级建设与小组学习

发表日期:2009/10/30 21:34:44 阅读数:2292

                  给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

——浅谈班级建设与小组学习

山东昌乐二中    丁继强

在众多人的期盼中,我们中国特别是山东迎来了素质教育的春天。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学校迈开大步走在了前面,大胆推出了“271”高效课堂模式,提出了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标。在这种大氛围中,我紧跟学校的指导方针打造了我们班级,我主要从班级建设和小组学习两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班级建设

赵校长一再强调要转变教育观念。“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教育即生活”,“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这些无不对我们的心灵产生震动。新时期的班级管理,需要我们更新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创建和谐自主的管理模式。当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并以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时候,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就形成了,我们的班集体也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1、建立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基本的指导思想是:①同心协力,共筑七班爱的家园。②责任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班级兴亡,我的责任。③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目标。④做人高于一切,深刻理解人的含义。⑤七班是大家的,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爱的家园需要我们一起用心经营,一起用心来呵护。

从接任这个班级开始,我就反复灌输这一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落实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方面面,反复强化,让学生认同。赵校长经常教导我们: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成为教育的瑰宝。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只有被灵魂接受的班级文化,学生才能找到一种归属感。试想,一个班级如果没有渗透一种和谐的班级文化,没有让这种文化在学生的脑袋中扎根发芽,又怎能让班级这棵大树枝繁叶茂?

2、建造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

和谐进步的班级需要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来打造。每一个同学必须都要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什么是该做的不该做的。赵校长说过,一个学生可以老师作对,但是他不敢和全班同学作对,不敢与班级舆论作对。

3、建立家庭式的亲情关系

赵校长说过:只有当教室里充满家庭式亲情关系时,学习才会真正发生;班级概念最好的概括是“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最佳的关系是“家人”,只有家人才会互教、互助、互帮、互学,共同发展,为“家”而学习,为“团队”而努力。让爱和尊重成为师生关系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让浓浓的亲情充盈在老师和学生中间;用家庭式的亲情关系创设一个安全民主、和谐积极的卓越班级。

4、建立一种公平、合理、有序的班级制度。

①在同学们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人人遵守的班规。②制定量化细则。量化分三部分:宿舍量化、个人量化、学习小组量化。

5、把学生推向管理前台,利用好“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包括行政管理小组、“271”高效学习小组和高效学习科研小组。

行政管理小组的建立,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责任感,做到了自理自律,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参与管理。班内形成了人人争做小主人的良好局面,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子,使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做到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干人”,为每名学生参与班级自我管理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首先我介绍行政管理小组,遵循“老师参与推荐、学生推选,个人自荐、我总体考察”的原则,我班刚开学成立了行政管理小组,主要有常务班长、副班长,学习部、宣传部、卫生部、纪检部、生活部、文艺部、体育部,每个部设有部长一到两名,委员三名。到现在我们的班长和各部部长进行了多次调整,我发现民主选举的常务班长和副班长总是那几个人,所以我就给他们分成了两组,轮流上岗,存在了竞争,班长们就更负责了。为了监督每个班委的工作,我们形成了监督委员会,他们由四个班长组成。下面我介绍下他们的职责:

班长:负责班级全面工作,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班级集体活动,搞好各项班级工作;定期召开班委会议,讨论落实班级活动,指导、督促班委开展工作;筹备、组织并主持班会及重大班级活动。

副班长:协助班长开展工作,班长不在时代理班长。

学习部长:负责班级学习方面的工作,经常召开课代表会议,了解各学科学习情况,及时向任课老师反映,同时将教师有关要求转达学生;注意发现同学中确有实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同学进行总结。组织交流,不断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开展组内帮扶小队子。

卫生部长:负责班级劳动和清洁工作。督促同学保持教室整洁,不断养成整洁卫生的良好习惯;安排、检查每天的值日生和班级卫生区的打扫情况;负责保管教师的清洁工具,并固定放置适当地方,以不影响教室的整洁;节约用电,及时关闭教室电灯、电风扇。

生活部长:负责同学生活方面的工作。关心同学生活,了解同学在生活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班主任和学校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为同学们的饭卡充值;负责统计班内每个同学的生日,并及时提醒大家给每个同学过生日;定期召开舍长会议,搞好宿舍的纪律和卫生。 

文娱部长:负责开展班级文娱活动。组织同学开展经常性的文娱活动,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组织同学排演文艺节目,安排好重大节目的庆祝、联欢活动。

体育部长:负责开展班组体育活动。督促同学按时做眼保健操和韵律操,负责校内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带领同学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标活动,不断提高班级体育水平;组织班级体育比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负责各种集会的带队队工作。

宣传部长:负责班级宣传工作。定期更换班级墙报和其他专栏;发动同学布置、美化教室环境,完善教室文化;负责班级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评优工作和宣传工作。

纪检部:全面负责班级纪律,协助其他部委工作。

监督委员会:监督班长及部委的工作。

到这里大家可能都这样想,你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管理者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让每个人都成为管理者,以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自我管理。所以在教室里我们又实行了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在宿舍里我们实行值日厅长、值日舍长制度。让每个人都有锻炼自己的机会,也让每个同学都知道班长和舍长的不容易。

271高效学习小组,我们班分为9个小组,每个组设常务组长一名,每个学科又有自己的学科组长,这样组员就都是组长,非常便于管理。后面我再详细介绍学习小组建设。

高效学习科研小组,语数外,政史地生共7个小组,学科班长(也就是课代表)为组长,每个科研小组由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科组长和任课教师组成。主要功能是解决各科的疑难问题,并与任课老师形成沟通的桥梁。我们每周召开一次科研小组会议,讨论班内各科学习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6、班级文化建设,打造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

班级管理,说到底就是打造班级文化。我们赵校长特别倡导和实施文化治校方略,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度建设有二中特色的学校主流文化,不断强化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用文化陶冶人,用文化发展人,用文化幸福人,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共创共享的家庭式亲情关系,用文化打造卓越学习型事业团队。我特别信服这个理论。班级文化首先是一种显性的文化,也就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更是一种隐形文化,从制度、观念、行为上表现出来。

我们班的显性文化——

班名:诚缔

班规:

班训:我学习我快乐我进步我幸福,班徽,学生亲手画的,画了13个,然后班内表决选择了中国印的形式,里面是一个人在跑,标志着我们班级永远前进。

班歌:水手。

班级日志,每天的值日班长填写,记录班内的好现象和不良现象,每晚放学前,值日班长做总结,大力表扬优秀的同学和小组,提醒做的不好的同学和小组,并给明日的值日班长进行提醒。

手抄报,贴在教室外墙的“文化长廊”里,每个小组一周出一期,内容非常的广泛,到了复习时间,每个小组会分工把各科的知识树画出来,让每个同学在教室外休息时都能有收获。

我们教室前有块小黑板,值日班长把自己的赠言写上,给大家每天的信心。我们每周都选出最佳值日赠言进行表彰。

学习档案和成长日记是我们学校特有的东西。学习档案是学生对自己一周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行总结的本子,也是学生与班主任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有些话学生不好跟班主任当面说,就把心里话写到学习档案里,班主任批阅时就可以了解到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成长日记是学生一天学习的计划,让学生每天的学习都有条不紊,时时有事干,过得非常充实,每天晚上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写出明日提醒。小组量化、宿舍量化、个人量化。

隐性文化——

班内形成的和谐的班级氛围,家庭式的亲情关系的形成,每个同学的感恩心、责任心、和较强的自制力,我们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完成的。例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各种活动、五分钟演讲、节日教育,过生日,给爸妈的一封信、看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的影片。(锻炼学生团队精神的活动小组绑腿跑、齐眉棍、羽毛球赛等)

二、高效学习小组建设

根据入学成绩和刚开学军训时对每个同学的了解,我将班里60个学生分成了九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分为ABC层,最后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各组组员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小组建成后我们就建设小组文化,让组内的所有人参与,给自己小组起名字,组徽,组规,小组目标。小组评价是我们管理学生的抓手,大家都是要面子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所以学生很在乎小组的评价,评价的方面非常多,从常规到学习全面量化,每天、每周、每月都进行评比,有的学生给自己组扣分了以后会后悔的落泪。

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帮助差生、教会差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差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一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水平。

2、给小组定一个响亮的名字。小组的名字一定要有意义。比如能代表小组的目标,能突出小组的个性,能引导小组向上,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3、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4、在昌乐二中有师徒结对的传统,学习小组建设上也可以借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结成学习上的师徒对子,实行“一帮一”、“一促一”、“一会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每个小组设正副两名组长,正组长负责组织学习活动,副组长负责纪律的维护。

5、给差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这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

6、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转变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不再凸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可以在班内开展优秀组长的评选,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差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活动,营造小组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竹山中学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