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

就这样成长

发表日期:2017/9/27 14:01:07 阅读数:2945

就这样成长

初冬也有暖阳,在竹山中学行政楼的活动室里,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温暖活动如期举行。青年教师发展班的第六次例会在班主任潘森云老师的组织下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帮助青年教师们对我校践行的适性课堂做进一步研讨。

潘老师追溯到适性课堂开始施行的2006年,简单介绍了适性课堂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在竹山中学的发展,然后重点分享了教师在适性课堂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潘老师从学思案的提前预习、教师对学思案的批改统计开始讲解,具体细致地对课堂上学生如何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展示各小组成员的讨论结果,学生针对展示进行点评、质疑、补充,以及如何在课堂上完成学思案当堂检测进行反馈等步骤进行分析。潘老师在分析过程中也对打分这一贯穿前后的重要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潘老师的讲解十分细致,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有涉及,如同适性课堂的一份具体的说明书,使得在座的青年教师们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潘老师的分享是从适性课堂的思想层面切入的,具体从学科的三个维度进行深刻地讲解,即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和学科德育。在学科知识方面,潘老师提到不同学科要区别对待,但每位教师都要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千篇一律。在学思案的编制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学科知识。潘老师指出研究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思维层面最重要的一点,这也是适性课堂的重要载体——学思案的灵魂,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趣、有料,学科的核心素养就体现得尤为重要。最后,能够体现学思案编制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的,就是学科德育了,学科德育对学生的浸润作用是在长期过程中能够体现出来的。

孔祥胜主任针对潘老师的分享做了点评——“接地气”“大气”,孔主任总结指出,潘老师的分享是在具体操作方法上的指导,结合学科从指导思想上进行的思考。接着孔主任结合了具体的案例针对适性课堂进行了补充讲解,从学习目标的明确、教授班级学情的准确把握和对学生在该模式下的学习的培养来重点分析。

最后发展班班主任潘森云老师对三位主任的分享一一进行了总结,还补充提到,适性课堂的合理运用是学生友善用脑的重要体现。潘老师在会议结束前还对发展班后期的校内赛课活动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布置。

微信图片_20171205154937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竹山中学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