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点,以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彰显学校办学内涵的发展思路。立足于教科研制度建设,坚持狠抓教科研常规管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促发展,以教科研促教学,为形成“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以学校办学理念为中心,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助推作用。
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现代化初中创建的要求,充分挖掘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内涵,进一步为学校和适教育品牌的树立,起到助推作用。
2、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
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依托青年教师发展班和骨干教师提高班,以及教科研中心组,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搭建发展平台。引领教师的成长,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才出谋划策。
三、主要工作
(一)围绕“三课”的研究,助推学校改革创新
1、以前瞻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推进适性课堂改革。
我校适性课堂是南京市前瞻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之一,深入推进适性课堂教学改革既是学校自身的需要,也是前瞻性课堂项目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思维力发展为目标,作为教科研的研究的重点,指导适性课堂进一步向深处推进。
2、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为目标,做好课程的规划和开发。
课程是学校的产品,好的课程能给与教师更大的才能施展空间,
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根据学校的课程实施的现状和学校现有的资源,规划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合理开设具备条件的校本课程,协调相关处室,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3、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为导向,指导规划课题及个人课题研究。
省市区“十三五”各级各类规划课题及个人课题研究,进入第二
个年头。我校“基于初中生思维力生长以问题为导向的适性课堂的实践研究”已经开题,并进入研究阶段。“互联网+背景下的提高初中生前置性学习效率的行动研究”准备申报省市规划课题。教科室对规划课题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落实等研究工作,同时对市区级个人课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二)抓好“两班”建设,打造骨干教师队伍。
1、继续做好青年教师发展班工作。
在上学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开展青年教师站稳课堂的基本功培养
工作。本学期侧重于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观察和指导,开展系列展示课活动,力求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把握方面有所进步。
2、计划开展骨干教师提高班工作。
骨干教师发展班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本学期将进行开班仪式,
并根据导师和班主任的意见,组织骨干教师的相关活动,主要涉及骨干教师的目前存在的短板,进行针对性的观摩培训活动。
(三)发挥“一中心”作用,规范教科研常规管理。
充分发挥教科研中心组的作用,规范学校教科研的常规管理,注重过程,注重实效,注重细节,为全体教师做好服务工作。
1、关注集体课题及个人课题的研究过程
建立学校集体课题的招标制度,让规划课题的研究落到实处,让真正想提高教科研能力,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参与学校的规划课题研究。关注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提醒课题研究的关键时间节点,指导教师的研究疑难。
2、指导教师论文、叙事、案例的写作
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论文、叙事、案例撰写的困惑,邀请专家进行必要的指导,提升教师关注日常教育教学的意识,培养写作能力。
3、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
继续教育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做到有培训就要有考核,有评价。
4、激励教师参与读书反思活动
量化教师学年度的读书反思成果,对学校推荐的教育书籍,进行读后反思的评选。鼓励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反思,适当进行推荐和表彰。
5、及时做好教科研活动的宣传报道
对学校的常态教科研活动,专项教科研活动,做到有活动即有记录,有活动就要有宣传报道,进行不同层面的宣传,让教师了解教科研的重要性,提升学校的美誉度。
四、工作安排
1、2月份,学期前制定本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2、2月份,市规划课题申报工作。
3、3月份,宣传发动市叙事、案例的参选工作;骨干教师发展班开班仪式及第一次活动;青年教师发展班本学期工作内容确定。
4、4月份,做好市规划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员的招标工作。
5、5月份,本学期菜单讲座安排。
6、6月份,做好本学期的教师教科研积分的初步统计并公布。
南京市竹山中学教科室
20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