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

南京市竹山中学黄秀旺老师走上“名师公益大讲堂”

发表日期:2018/9/29 12:56:43 阅读数:3656

南京市竹山中学黄秀旺老师走上“名师公益大讲堂”

20189月28日下午南京市教育局、教育工委《名师公益大讲堂》栏目走进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江苏省初中数学特级教师、南京市竹山中学副校长黄秀旺为现场400多名家长开设了一堂《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的讲座,本期讲座由南京市教育局人事处龚其云副处长主持。

讲座从家长感到苦恼的现象展开。为什么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听课,认真做课内外作业,可是遇到测试,成绩总是与平时的表现不一致,对此家长、老师、学生都深感困惑

 

为此,黄特讲述了他今年9月3日新学期第一节数学课上的故事。在这节课上,黄校出人意料地板书了“计算1+2+3+…+98+99+100”一题,学生对这题非常熟悉,原以为非常简单。可在黄特的三次变式考验下,大部分学生时而满脸笑容气氛热烈,时而课堂气氛骤然“冷清”,一冷一热,前后三四次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整个互动过程中能够应对问题变化的那些学生,他们会“转化”、会“迁移”的学习品质突出,而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多是简单机械的记忆,没有真正的理解与掌握;解题类的学习,多以模仿为主,仅停留在题目的表层,不能领会其蕴含的数学思想。很多学者称以上学习为“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在我们的课堂上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的学生也是存在的,这就造成了学习困难学生不断增加,厌学学生比例不断攀升。

接着,黄特讲述了他与学生一起学习“有理数的加法”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知识时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为什么学——学习的意义;(2)怎么学——学习的方法;(3)学什么——学习的内容(4)学的如何——学习的评价在此过程中,强调三点:注重知识学习的批判性理解,而不是毫不思考地接受--理解与批判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联系与建构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迁移与应用这个故事说明,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不等于学习超越孩子理解能力高难度内容。日常的教学内容一样可以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最后,黄特就孩子深度学习家长该做哪些积极的引导性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引导孩子讲他(她)眼里有意思的数学问题;其次,家长多问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而不是考试的结果;最后,多让孩子讲题给其他学生听,讲给你听。

整场讲座,基于真实课堂里发生的故事,深入浅出,鲜活而有力,有很强的感染力,给在座的家长以极大启发。

目前“名师公益大讲堂”已打造成为学生喜欢、家长需要、教师自豪、社会赞誉的品牌项目,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讲坛南京市十佳志愿者项目之首,教育部“名师大家公益讲坛”就来源于南京“名师公益大讲堂”。主讲嘉宾是基础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领导、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及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名师志愿者。“名师公益大讲堂”不仅是在现场一场讲座,讲座内容还将在网络、电视上播出,在微信等媒体发布,还汇编成书出版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名师大讲堂南湖二中

黄校讲座图片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竹山中学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