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

2018-2019年度竹山中学第二学期第三周升旗仪式

发表日期:2019/3/4 10:16:51 阅读数:2050

2018-2019年度竹山中学第学期第周升旗仪式

习近平同志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升旗手介绍:本周的升旗仪式是由初三(6)班的张皖棋、孙宝怡两位同学担任。班主任阚雪玲老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IMG_2291

护旗手介绍:张苏杭、吴柯霖、陈可、李志宇

IMG_2289

主讲人:苏雨桐、陈哲

IMG_2290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用雷锋精神激励我们前进》。

有一个名字铭刻于心,这个名字叫雷锋;有一种精神薪火相传,这种精神就是雷锋精神。一提起雷锋,中国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位普通的中国士兵,在他短暂的二十二年的人生岁月中,以平凡朴实的言行,展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走在三月的和煦微风里,我们似乎感受到那个叫雷锋的战士,他不仅来过,而且从未离去。他身上信念的力量、博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最好的写照,也是我们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雷峰曾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没错,时间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挤出时间,做有意义的事,做有益于他人的事,做传递正能量的事。哪怕只是用一秒钟弯腰拾起一片废纸,只是利用一分钟钻研一道题,只是在课余时间多读读书,日积月累,不断坚持,其改变的力量也是不可估测的

大家或许会说,我们只是普通的中学生,人人都在学雷锋,但未必人人都有资质做雷锋。可是我要说,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是的,我们也许做不到像雷锋那样轰轰烈烈地为党和国家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当别人向你请教问题时,你是冷漠地把头转向一边,还是热情地为他讲解?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你是漠不关心,还是帮他克服困难?答案很明显,真正的中国少年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或是借别人一支笔,或是帮老人提一件东西……这,就是雷锋精神,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

想一想,为了我们能够在学校安静地读书,有多少人在为我们做着奉献啊!走进校门第一眼看到的门卫叔叔和值日领导;走进教室看到的值日老师、班主任和值日同学;紧接着就是我们最辛苦的课任老师;我们的后勤和食堂师父;我们的年级部领导及校长。。。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的大家庭才会充满关怀,充满温暖!充满感动!

我为人人、无私奉献,甘做一颗坚守岗位的螺丝钉。这是雷锋所坚持的,也正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学习雷锋,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我们时时想着别人,处处帮助别人,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帮别人解答难题,到给老人让座这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力帮助别人,争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

近些年,总有人说雷锋精神过时了,现在人做好事的少了,关注自己利益的多了;乐于奉献的人少了,金钱至上的多了。乍一听,我也忍不住附和,可是仔细想想,雷锋精神是不是也与时俱进,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呢?在看到老人跌倒,人们在纠结扶不扶的时候,有人毫不迟疑地伸出温暖的手;在遇到突发事件,人们在犹豫管不管的时候,有人奋不顾身地站了出来;在面对山里孩子求知的眼神,人们在迟疑留不留的时候,有人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坚守……谁能说这些有爱心、讲奉献的人不是当代的活雷锋呢?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这是雷锋的提问,穿越时空,时刻提醒我们永远坚守自己的职责,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才能一直走在春天的大路上。

而今天,我们回望雷锋,并不是要成为雷锋,而是要学习他的品质。在雷锋身上,我们看见了真诚、宽容、节俭和执着。同学们,让我们在怀念雷锋时抛弃虚假的口号和作秀的劳动,用雷锋精神激励自己前进,让雷锋精神永驻心中。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让我们以高昂的热情、奋进的勇气,从文明礼貌做起,从爱护花草树木做起,从认真学习知识做起,争做文明少年,争做21世纪的活雷锋,把代代传承的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吧!             我们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初三(6)班仁爱五班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竹山中学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