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竹山中学第二学期第七周升旗仪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祀祖先、怀念亲人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数百年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斗争的,曾把鲜血洒在人民解放道路上的英雄们。从“辛亥革命”到“南昌起义”,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抗美援朝”。英烈们用自我的鲜血,用自我的宝贵生命赢得最后的胜利,换来了人民的安居乐业。
升旗手介绍:本周的升旗仪式是由初二(20)班的王景明、王姝函两位同学担任。班主任刘有文老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护旗手:董瑞、王皓宇、陈果、阎振宇
主讲人:邓晓琪、潘心怡
演讲稿:
缅怀先烈,振兴中华
你可知生在中国何其幸运!
矗立而望,你看到的是千万海里的深邃,还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归林而看,你看到的是重获新生的欢喜,还是安心生活的惬意?放眼现在,你看到的是数亿炎黄子孙的不懈奋斗,还是引领时代新潮流的强大祖国?
你可知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满腔热血换来的!我们的美好家园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满腔热忱筑建的!
回望历史的长河,锦绣的中华大地上,哪里没有动人的悲歌?哪里没有战士的热血?
辛弃疾是一位。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二十二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时隔千年,当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任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南渡之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一腔热血即将将他焚化,兜头的凉水又让他彻底清醒。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只能热泪横流。
辛弃疾名弃疾,他的也未尝有什么大病。他只有一块心病,山河碎,心不安。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害怕谗言倾盆,他又一身早就练就,早就准备好,憋不住,使不完的劲。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起大伏,大忙大闲。国有危难,便被招之任用。
瞿秋白是一位。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领土被瓜分,人民被杀戮,资源被劫掠,尊严被剥夺,文明被破坏,这样一个黑暗的中国没有几年便又卷入了内战的慌乱中。面对破碎的中国,面对受苦受难的人民,中华人民不屈的个性在一个个爱国志士身上迸发了。
瞿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样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他应该知道自己的文才,它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可是他没有,与辛弃疾恰恰相反的是他一个柔弱书生提起了手中的长枪,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了武装斗争的吼声。
但他随即被王明,被自己人一巴掌拍到,永不重用。在长征时又借口他有病,不带他北上。他不是为国民党所杀,而是被“左倾”的路线所杀。他没有魔都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路,他就毅然而然举全身而自燃。
林则徐是一个,黄继光是一个,刘胡兰是一个,董存瑞是一个,李大钊又是一个。
泱泱我雄伟华夏,孕育有志儿女,共谱国家。曾记否,抗击倭寇,戚家军时逞英豪;曾记否,黄海一战,邓世昌英勇就义;曾记否,渣宰洞里,江姐不屈不挠。
要问他们为何这么做,亲爱的祖国,便是响亮的回答。
我们这一代人不曾尽力过列强的欺辱,荒年的绝望,文化的动荡,所以我们还可以心安理得地计较着杯水风波,我们还可以为了自己所受到的一点点不公而愤愤不平。我们以为万事安顺,却不曾想过这岁月静好的盛世,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长大后,我们也会是那个替民族负重的人。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
我少年中国,与天共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谨记生而为龙的狷狂。
谨记我的姓名是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