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只为下一个花季
——记南京市“四区”联盟教学研讨暨潘森云名师工作室课例研究展示活动隆重举行
为了扶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给有梦想的年轻草根语文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由南京市中语会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和江宁区潘森云名师工作室牵头,南京市“四区”(江宁、秦淮、建邺、浦口)联盟教学研讨暨潘森云名师工作室课例研究展示活动2019年12月19日下午在南京市竹山中学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围绕“语用和思维”的主题,力求以课堂为载体,充分研讨交流,助力工作室青年教师及有梦想的年轻草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力求以素养为核心,研究统编教材,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情境下的思维养成”。相关“四区”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潘森云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近百人齐聚竹山,尽管冬雨绵绵,尽管硬件条件稍有不足,但是大家在南京市中语会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导师、潘森云名师工作室导师的引领下,上课、听课、说课、议课,获得许多专业的提升和发展,感觉如沐春风,暖意融融。
本次活动由省特级教师潘森云老师亲自主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六位来自比较薄弱学校的年轻教师带来的六节展示课;第二阶段议课、评课,由省正高级教师孙和平老师主讲。
为了给更多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和发展的平台,本次活动安排了六节展示课,每个年段选择一篇课文,由两位年轻老师各执教一节,同题异构。挑选出的三篇课文由初一到初三分别为《女娲造人》《蝉》和《溜索》。六位年轻教师围绕此次活动主题“语用和思维”,结合自己所选择的文章和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精彩呈现,为大家奉献了六节各具特色的精彩好课。
听课结束后,大家齐聚竹山中学班主任工作室进行研讨评课。活动主持人潘森云老师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活动进行了简单地解释和说明。随后,南京市中语会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导师王新芳老师为大家解说了此次活动的意图和主题。王新芳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语文教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我要用教材带学生去哪里”和“怎样才能去到那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梯度有系统,不同的年段重点解决不同的问题。同时要有阅读关怀,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思维的提升;要认认真真教课文、教语文,用好助读系统和单元导读,带领学生学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最终,带领学生在阅读中由一篇文走向一类文,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王新芳老师的讲话言简意赅又深入浅出,让与会教师加深了对此次活动目标和意义的理解。接下来,开课教师依次就自己的课的设计意图和授课感受与大家进行了分享。竹山中学的刘怡君老师虽然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才一年,但是她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语用和思维”,努力让学生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课堂上,她首先让学生针对标题提问、再根据助学系统设计活动并在对比阅读中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最后在学生改编神话的小练笔中结束《女娲造人》的课堂教学。另一位执教《女娲造人》的朱晓敏老师则在设计中更注重引领学生走向文字,从语言文字本身去分析鉴赏。她的拓展延伸部分也设计得极具新意:让学生例举带“人”字结构的汉字,解说其意味,向女娲母亲倾诉,回扣课堂内容,学生的分享异常精彩。同样是刚刚工作一年,陈江老师《蝉》的教学设计八易其稿,努力想在自己的课堂上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有层次的问题,由此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课上陈老师利用师生身份反转的方法,同时给范例、明层次再让学生模仿提问,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理解文本的能力。执教《溜索》的陈洪梅老师一样不辍钻研,一直到课前她都还在调整自己的上课思路,不断地追问自己“到底想上成什么样的课”,最后她根据学生的批注在上课前一刻确定自己的上课内容,保证自己的课立足于大部分学生,适当关注优秀学生,课堂教学实用而意蕴厚重。
几位老师虽然年轻,但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热爱学习,勤勉钻研,用自己的言行为其他的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说课之后,激动人心的孙和平老师评课终于开始了。江苏省正高级教师孙和平老师是潘森云名师工作室的特别顾问,有着满腔对于语文教学的热爱,经验丰富、德高望重,虽已退休,却不辍对语文学科的关注和研究,他每次都积极参与工作室各次教研活动,每次也非常中肯地给老师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孙老师首先肯定了开课老师们的努力,说他所听到的三节好课是他在年底的意外收获。这三节课有共同的研究话题,又都上出了自读课文的特点。自读课就是要给学生较多的自读空间,给学生完全自己读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自己积累的阅读经验并适当表达,相当于其他学科的习题课。当然,这三节课也有一些面面俱到之嫌,语文教师一定围绕文本找出这一篇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比如《女娲造人》的价值应该在于它如何利用想象把小故事具体地展开为厚实而生动的故事,刘怡君老师设计的采访虽然有趣,但是就显得不是很合理,如果把采访女娲、采访作者合并为采访作者,是不是更合逻辑也更为简洁。《蝉》这一课的核心价值在于生动活泼的笔法,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一定不能只当说明文来教学。而《溜索》的重点不在于小说的人物而在于环境的凶险给人的强烈刺激,它描述的是一种乡野的生存状态,在设计时,应该回到作者的视角,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孙老师特别提醒青年教师新教材一定不要用套路去教,一定不要在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而要关注整体,要有情景化阅读的意识,要贴近作者进行思考,一定要在深度阅读、情景化上下功夫。因为只有在文本呈现的独特情境中,才能让学生深度地、浸润地进入文本。孙老师特别推荐大家去研究“2018年温州中考试卷”,从那份试卷中就能感受到当下阅读教学读整本书、会读目录前言、深度阅读、反套路化和去模式化的大方向。在阅读教学中真正重视培养学生读懂文本的能力,这也是新教材对新教师的挑战。
此时已是下午五点多钟,外面天已经黑了,但是大家的心里却是亮堂的,因为大家在导师们的帮助下明确了自己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和途径。最后,导师们预祝年轻教师们在2020年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坚信,在导师们谆谆教诲和有力扶掖之下,年轻教师们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辍钻研,一定能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浪漫诗人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同样,我们想说,有这么多优秀前辈风雨兼程地一路引领与扶持,我们青年教师灿烂的花季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