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八周升旗仪式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
疫情防控期间,升旗仪式在室内进行。
本周的升旗仪式由初二(21)班同学担任,班主任杨林凯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
升旗手:王亦辰、魏宇萱
演讲者:髙舒逸、黄熙宸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八礼四仪,伴我成长》。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标志,我们中学生一定要把文明礼仪,这四个字记在心上,从小做起,养成彬彬有礼的好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八礼四仪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他像是一首诗传扬着我国中华人民的优良传统。
首先,我们要知道是哪八礼,哪四仪。八礼四仪分为八礼和四仪两个部分,其中八礼包括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四仪包括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
人生的花苞在缓慢地生长着,仪式的雨露在浇灌着,成人仪式标志着成长的责任;入学仪式奠定了你要走过的光明路程;成长仪式蕴含了你奋斗的汗水;而青春仪式则是心智的成熟与勇敢积极的心。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需要礼!行走可以看出一个对一件事的态度,仪表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素质,餐饮可以体现一个人对事情的信心程度等等。每一件小事都能体会出每个人的道德素养,记得革命家毛主席,曾经回到韶山,和当地乡亲们吃饭,敬酒,乡亲们纷纷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但毛泽东依然坚持敬酒。还有周恩来总理,朱师傅为他理发20几年,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刮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很是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啊,怪我咳嗽没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了!”朱师傅深受感动。
可见一个人文雅,和气,大方的语言,沟通了人的心灵。同学们“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成为一名有道德的文明中学生,让礼仪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