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教学风格 实现自我价值
——记南京市竹山中学青年教师发展班、骨干教师提高班(第三期)
“课堂教学风格”学习活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2021年5月11日下午,南京市竹山中学有幸邀请到江宁区教研室王必闩主任对学校青年教师进行讲座指导,讲座题为“彰显个性 润物无声——课堂教学风格若干思考”。此次活动在行政楼三楼党员活动室进行,由教务处黄涛涛老师主持。南京市竹山中学发展班和骨干教师提高班负责人夏乾冬老师参加此次活动,南京市竹山中学青年教师发展班、骨干教师提高班(第三期)(后面简称“发展班”“提高班”)的全体老师都参与了学习。
教务处黄涛涛老师主持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王主任以视频切入,瞬间吸引大家注意力。视频讲述一位美国老人罗伯特·格鲁伯向成都建川博物馆援华美军捐赠珍贵文物的故事,令人动容。王主任以视频为契机,提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一问,引人深思。王主任进一步说,年轻教师要善于借他人之口,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教育的最低思维是讲道理,最高思维是讲故事”,王老师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打开我们的教学思维。
江宁区教研室王必闩主任在讲座中
随后,王主任从“何为‘风格’”“要不要‘风格’”“学生眼中的‘风格’”等方面进行讲座,生动有趣。王老师认为风格是一种特色,一种行为相对稳定的表现或相对成熟的标志。在他看来,课堂要有结构,不能满堂灌,当“精打细算,精心设计,精耕细作”。并以新闻联播的剧情结构为例,形象有趣,让大家知晓课堂教学风格的重要性。
王老师说:“教育不能像刻舟求剑。”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育也是不断发展变革的,所以需要有思想、个性鲜明的老师。我们也当关注自身成长发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学生眼中也有课堂教学的“风格”,这就更要求我们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过程设计新颖、教学思维发散严谨等等。
竹山中学青年教师发展班、骨干教师提高班(第三期)全体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对于课堂应具备怎样的“教学风格”,王主任认为要有趣、有效、有价值、有广度、有深度,要娓娓道来、层层追问、环环相扣、浅入深出、触及心灵……针对如何成就课堂“教学风格”一问,王主任也给出他的看法:认真实践,用心反思;坚持读书,做好积累;它山之石,尝试攻玉;总结提升,形成特色。王主任的讲座旁征博引,内容有趣,论说有法,让老师们在这次洗礼中,成长得更迅速。
讲座接近尾声时,王主任以“举止淡定、从容前行源于脚下悄无声息的努力”共勉,愿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实现人生价值!
竹山中学青年教师发展班、骨干教师提高班(第三期)全体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最后,黄老师进行总结:如果我们精心地去研究课堂的结构,就可以把课上得和电视节目一样精彩;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精心去设计,我们就会慢慢找到课堂的乐趣。在座的老师们也纷纷表示,听完此次讲座,收获颇丰!相信老师们必能学以致用,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逐渐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