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结合学校的工作思路,初一年级部将按照防疫要求组织教育教学,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继续以落实“双减”为工作重心,以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和机制、方法创新为保证,使初一年级部在原有的稳定基础上再进一步,为学校理想教育目标作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疫情防控
严控复课复学流程,提前申请、严格查验。教师、学生病愈或隔离期满后,须持医院病愈返校证明或解除隔离证明到学校医务室复核确认登记,持有校医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进班上课。对复课前所缺学习内容,年级部将在学生复课后,安排相关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
(二)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结合省、市、区教育部门对作业管理的相关规定及学校的实际情况,从“适性”课堂的各环节入手,紧扣适性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和操作性, 积极深化“适性”课堂教学改革。
加强作业管理,每周有备课组集体备课时,确定下周每课时的作业安排,并将每天的作业公示在班级作业公示栏。
2.落实“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轮的课堂改革中,我们需要将周星级小组、月星级小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个人层面上,与一学期的表彰和荣誉评比相结合;同时在物质奖励上作出变化,通过积分获取独有的特色的班级奖励、学校奖励;
3.“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是一种教学境界。在“适性”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绝大部分课堂已经达到角色转型,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品味的阶段。为此,我们将积极通过内在驱动与外在引领,切实落实备课组活动,提高导学案及课后作业的编制质量,推动本年级不同学科按照本学科的特点,形成各个学科特有的“适性”课堂模式以及发展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适性”课堂模式及作业模式。
4. 各备课组组织相关人员出好每周学情调查,统一格式和难度。
5.要打造一批教改能手;要使更多教师的课堂对外开放。
(三)关于常规教育
1.日常行为的规范
① 要对学生的仪容仪表及坐、立、行做规范要求;严禁学生在校期间携带手机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认真学习德育读本,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② 规范两操。因疫情防控要求,暂停广播操,待疫情结束后,仍鼓励班主任与学生同时做广播操;眼保健操期间,要求当堂任课教师准时进班看操。
③ 抓好列队,主要抓好上学进校的体温检查、放学等相关列队,安排专人引导、检查。
④ 卫生工作常抓不懈,强调卫生保洁,比如各班级安排专人负责卫生死角,抽屉要及时清理等。
⑤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将安全教育纳入教育工作的计划当中。
⑥ 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比如师生相互问好;比如同学之间友善的处理矛盾。
⑦ 做好学生会的改选工作,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
⑧ 校服增订。
⑨ 年级部每天安排专人检查值日,并通过短信反馈检查情况,并及时与相关班主任、教师沟通。
⑩ 完善学生值周制度,进一步加强“五自”教育。
?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备课组长会议、年级部例会。
2.班集体建设
①按照德育处要求,每个班级要定期开展体验式主题班会,与学期结束先进班集体评比挂钩。
② 班集体文化的布置:将原有的班徽、班歌、班训、班风、班级公约、班级目标及其他栏目进行完善。
③ 班级职责的分配要明确而且合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④ 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继续写好班级日志等。
⑤ 班干部要竞选和轮换,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年级的管理。
⑥ 要通过评比、表彰、培训等方式进行班集体建设的交流。
⑦ 班集体建设的特色班级要进行放样。
⑧班级小组的调整
3.关于教学行为
①本学期要落实语、英学科的早读内容,落实学思案的修订和印刷。
②继续进行各学科课程整合工作。各学科要拿出课程整合计划和实施方案,年级部做好贯彻实施工作。
③教学骨干、带头人等要上好示范课,所有教师开齐公开课,新教师开展教学能力竞赛,并评比奖项。
④ 备课组长按时上报各备课组活动情况、各人完成教学情况。
⑤ 继续做好年轻班主任和年轻教师的培训工作,与老师结对帮扶,制定新教师培养规划,并建立档案。
⑥规范教师行为,比如教师要按时进班,要求当堂任课教师准时进班看操。
⑦安排工作量不满教师进行巡课,做好巡课记录,及时汇报和上交记录材料,由年级部统一收齐整理成册。
⑧做好后进班级和后进学科的视导。
2022年2月11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