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五周升旗仪式
树,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和让人心旷神怡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伙伴。正因为如此,人们才高度的重视它的存在。才有了这一年一度植树节。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也成为时代的追求。
我们要赞美绿色,正是因为从藻类到参天大树,使荒芜的地球生机勃勃,才有了动物,才有了人类。
本周的升旗仪式由初二(22)班同学担任,班主任胡世梅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
升旗手:严瑾,张储菡
护旗手:袁雨程,钱成,左单熙,姚霁珉
演讲者:刘纾妤,余子程
演讲稿:
播种绿色,收获春天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们今天的演讲主题是《播种绿色,收获春天》
再过六天,我们又将迎来新一年的植树节,回首过往,你是否有参加过关于保护树木的活动呢?你对于植树节又知道多少呢?3月12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5年7月,政府又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于当年4月7日通令全国,将植树节改为每年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79年2月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而将孙中山先生逝世之日定为植树节,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1981年12月13日,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树,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和让人心旷神怡的生产、生活环境。正因为如此,人们才高度的重视它的存在。才有了这一年一度植树节。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也成为时代的追求。
我们要赞美绿色,正是因为从藻类到参天大树,使荒芜的地球生机勃勃,才有了动物,才有了人类。 我们要赞美绿色,绿色大自然是人类财富的宝藏,也是人类美感与艺术的源泉。我期待有一天,清澈的小河欢快地游淌,鸟儿在枝头放声鸣唱,寂静的春天不再寂静。期待有一天,狂暴的洪水不再咆哮,灼人的热浪不再肆虐。
我们应该珍惜绿色生命,爱护植物。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能不能为校园栽上一棵小树,给花圃增添一朵鲜花,路过时绕开一下草坪,为教室里的植物浇上一瓶清水呢?我们应该为保护校园美丽的环境出一份力也尽一份责任。我们要热爱周围的一切花草树木,让他们像我们一样生机勃勃地成长。这一点一滴不断改善着地球环境,也正是因为这微不足道的一点贡献,便可换来生活环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融洽。
我希望同学们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我坚信,我们的校园将更加美丽,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美丽!我们祖国的明天也必将更加美丽!
女神节即将到来,在此提前祝全体女教师们,节日快乐!
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