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螺旋提升
——初中道德与法治主题学习教学实践课例探讨活动记录
为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搭建教师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由孙振坤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孙振坤江宁区德育名师工作室、孙振坤南京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南京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李宝玉)名师工作室、南京市栖霞区初中道德与法治(陈勇)名师工作室主办,南京市竹山中学承办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主题学习教学实践课例探讨”活动,2022年9月8日上午在竹山路校区、湖东路校区、新亭西路教学点三地同步举行,各位专家领导、全校教师、栖霞区部分教师等参加活动。
上午第二节课,初二年级贾新跃老师在竹山路校区开设《网络改变世界》公开课,贾老师通过问题串的形式,结合当下网络生态,用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弄清网络生活的利与弊。无论是“有你真好”还是“慧眼明辨”环节都突出了课堂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
与此同时,初一年级汤子敏老师在湖东路校区开设《学习新天地》公开课,汤老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打开学习之门”到“走进学习之路”,最终“善用学习之道”,主题设置明确,生活化情境及问题贴合学生认知,更有利于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
此外,初三年级施珊珊老师在新亭西路教学点开设《创新改变生活》公开课,施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资源,利用时下网络直播带货的热点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针对初三中考,也布置了相应的学习单任务,讲练结合。
上午第三节课,远道而来的栖霞区中桥中学程露露老师在竹山路校区开设《发现自己》公开课,程老师充分发扬栖霞区道德与法治“主题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精神,整合两框题内容,顺着解决学生认知问题→基于问题解决深层困惑→情感提升→实操践行的思路,达到了学科教学螺旋式递升的效果。
四堂示范课结束之后,参会教师围坐在一起,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分享,分享活动由栖霞区陈勇老师主持。首先,南京市竹山校长孙振坤对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表达了对今后教研活动不断举办的展望。接下来,陈老师邀请了来自栖霞区和竹山中学的各位与会教师对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各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鲜明地指出每堂课的亮点所在和不足之处,给予了大家不同的教学视角,开拓了视野。
随后,栖霞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朱张虎老师从听课感受出发,为大家提供了两个生动的课例:一是《创新改变生活》主题式教学课,通过绘·创新、说·创新、辩·创新、求·创新等新颖的环节设计,为学生答疑解惑,指明创新的真正方向,从而达成真实问题的解决。二是《创新改变生活》重知识强化课,由概念解析到盲点解析到核心观点到背诵提问,环节一气呵成,表述针对中考,课堂教学效果强,知识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从而灵活应对考试。朱老师的课例可复制性强,大家受益匪浅。
最后,南京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李宝玉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李老师指出了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新课标下,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培育。用什么样的样态、呈现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如何从素养目标进去,从三维教学目标出来,以完成课堂教学都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二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教师要积极关注党和国家从理论到实践的成果及应用,糅合到日常教学中去;三是课程教学的实施。要注重学生家国情怀、政治意识的培养。此外,李老师提醒大家不能忽略中考要求,不断改进。
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和栖霞区道德与法治学科组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