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携手共成长 传承创新有方向
——记2022年竹山中学举行新入职教师师徒结对活动
一缕桂花飘香至,凉爽秋风含笑迎。为了促进新教师走好教育教学的第一步,进一步提升两校区一体化办学的效能,在孙振坤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孙振坤江宁区德育名师工作室、孙振坤南京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下,9月28日在竹山路校区隆重举行了两校区2022年新入职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
出席本次结对的人员有竹山中学刘晨副校长,教务处吴俊杰主任,发展班班主任潘森云特级老师,全体新入职的教师及对应的师父。会议由教务处夏乾冬副主任主持。
会议的第一环节对新教师的师父们进行了简单介绍。之后,吴俊杰主任为全体师父们颁发聘书,徒弟老师们也纷纷献上自己对师父的一份祝福。
第二环节由王岚老师作为徒弟代表发言。王老师认为我们都是快乐的教育者,都是幸福的竹中人。我们既有教育的热情,又有蓬勃的朝气。但是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必须多做、多问、多学习。
第三环节由秦玉梅老师作为师父代表发言。秦老师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提倡徒弟们先听师父的课,再上自己的课。徒弟要主动请教师父,师父要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宝贵经验。来到竹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幸运的,一定要努力寻找、学习身边的榜样。为了更快进步,要敢于展现自己,经常主动上示范课,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以各种方式多学习多研究提高能力。只有师徒双方携手并进,才能展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喜人局面,竹山中学的发展才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四环节由发展班班主任特级教师潘森云老师对老师们提出新的要求——做一个有“度数”的人。一是温度。秋风不燥,岁月静好,建校30多年的竹山中学,当今正迎来两校区办学一体化的优越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同事间的相处要如家人般温和、亲人般温馨,徒弟对待师父一定要多尊重、多请教、有礼节、有人情味,学会传递日常生活中的温情和温度,让愉悦幸福的心情相伴彼此每一天。二是高度。老师们一定要兼顾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平日里既要注重个人育人水平及学科专业水平的进步,更要加强多方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政治素养,以促进自己向高标、高位攀升。三是厚度。成功从来没有捷径,成绩的取得无一不是孜孜不倦、奋斗拼搏造就。多观察、多积累、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厚实和丰润。老师们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力求站稳课堂的同时,更要努力追求站好课堂、厚实课堂。机会来临时,更要努力展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学科上应有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自己的厚度派上用场。四是亮度。一个甘于默默坚守、脚踏实地的人,终会迎来绽放光彩的那一天。追求每一节课堂让自己和学生满意,注意每一节课对自己的锤炼、自身的磨砺,相信不久的将来,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我们竹山中学、江宁教育乃至南京教育最亮的一颗星。熠熠光芒,一定会在更大时空照亮更多的学生和同行,共同感受学习生活的美好与青春、理想的璀璨。
最后,分管校长刘晨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师徒结对工作做出相应的指导。刘晨副校长坦言道,近年来,青年教师的成长备受关注。结对仪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是提升教师内涵的需要,是打造学校品牌的需要。借此机会,他再次向在座的师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徒弟们致以热烈的祝贺。教学相长,师徒共进,是我们期待的新局面,认认真真学习,踏实有效工作。徒弟们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于师父的教导,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学会扬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追求教育教学的高地。
田野的风,吹来丰收的气息;明净的水,荡漾心头的喜悦。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师徒结对活动,师徒间的传承和创新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一定会于花团锦簇中结出累累果实;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眼前这些血气方刚、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注定会用自己的青春汗水,书写属于竹山中学的更加艳丽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