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育人功能
——南京市竹山中学两校区“三班三室”之数学第五次活动报道
为了丰富作业形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作业的综合育人功能。2023年4月18日下午,在孙振坤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孙振坤江宁区德育名师工作室、孙振坤南京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共同承办下,南京市竹山中学两校区“三班三室”数学组的第五次活动在竹山中学竹山路校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数学组导师黄秀旺特级教师、孙振坤校长、夏乾冬副主任及全体学员参与了活动。
本次活动由夏乾冬副主任主持,围绕“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展开,活动分为两个环节。
首先由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数学教研组长、南京市作业设计比赛特等奖第一名获得者邹晨晨老师开展讲座《减而不简,作业何必是作业》。讲座从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背后的设计理念为切入点,主要分成了四个部分“破”“立”“行”“远”。其次,邹老师从课程标准出发,提出可以将原来的“单一的、统一的”的作业换为有梯度的分层作业以及多元化的作业,实现跨学科作业。在作业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分合思想”。实现一题一设计,一单元一设计,一生一选择,一作业一评价,一生一评价,从单元化走向团体化的一个最终目标。最后,邹老师对优秀的作业设计作出展望,作业设计的目标一定要从“育分”走向“育人”,从“传统”走向“创新”,从“独立”走向“团队”。所有教师方向正确,目标明确,团队合作,砥砺前行!
接着由南京市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作业设计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谢蓓蓓老师开展讲座《作业:从问题到设计》,谢老师提出作业设计的优化应遵循三项原则。
第一,基于学生学情的作业目标设计。教师结合学生学情,从“课堂”、“内容”、“遗忘”、“管理”四方面入手,通过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两个抓手,形成融合循环的闭环行动,以“刚柔并济”和“滚动再现”的形式强化学生所学知识。
第二,基于学科特质的作业内容设计。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学习能力,打破原有的教学内容顺序,整合和迁移学科知识进行作业设计。以“从一份作业看”为例,谢老师介绍“距离”是如何沟通数式通性、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不断强化新授基础知识、分化过往典型错误,要对学生的错因进行现象分析及反思,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第三,基于学生个性的作业反馈设计。将作业设计和SOLO分类理论有效结合,能帮助学生深化课堂知识、拓展探究能力。另外,依托于信息技术的“钉钉作业”,凭借其数据平台,对学生作业进行精准反馈纠正,整合分析出学生未掌握的知识点,融合分层作业的理念,为学生挑选合适的作业内容。
最后,黄秀旺教师指出,教育教学领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思想、新观点都在催促着广大一线教师不断研究和创新,不断地与时俱进。黄特提醒学员们要做个有心的人,一个有行动力的人,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将教学与研究融合起来,培养研究学习的意识,打开写作的思路。
此次研修活动干货满满,“三班三室”的每一位学员都收获颇多,极大提升了关于作业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每位学员都能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精进中更好地成长!
(报道供稿:南京市竹山中学 彭玉洁 谭旸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