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

南京市竹山中学适性课堂上课要求

发表日期:2013/2/1 0:00:00 阅读数:2191

一、语、数、英、物、化学科

1、学情调查:上午第一、二节课的导学案,课前由小组长收齐每组学生导学案,学科组长批阅、组间互批,教师检查批阅情况。第三节课以后的导学案一定由教师收齐、批阅。每位学生认真完成得1分,共6分。(教师做第一次学情调查)

2、解读目标:教师(或科代表)利用课间时间在黑板固定位置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关键字词,并板书课题。学生朗读学习目标,教师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约1—2分钟)

3、复习引入: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引入新授课。(约1—2分钟)

4、分工合作: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学过程中的问题。然后教师分配展示任务和点评任务。要求学生起立讨论本组任务,音量适中。讨论时,组长安排本组内一位同学板演或准备展示内容。板演时字迹要求工整、写好组名。同时,其他同学讨论他组问题,做好补充、点评、质疑等准备。全员参与得6分,一人不参与扣2分。(10分钟左右,教师做第二次学情调查)

6、当堂展示:学生代表分组进行展示,可以通过朗读、介绍、表演、小报、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要求形式多样,学生声音宏亮,肢体语言恰当,感情丰富。其他组的同学自主点评、补充、质疑、对抗。教师要进行点评、激励、引导、分析、点拨、讲解,并提醒学生用红笔记录知识要点。同时给每个小组打分,展示打分时按A、B、C分别计2、4、6分。学生的点评、补充、质疑等每次加1-3分。展示时鼓励以B、C层次学生为主。(20分钟左右)(教师做第三次学情调查)

7、总结提高:教师或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或知识框架的构建。学生总结可酌情给1-3分。(1—2分钟)

8、当堂检测:测试本节课的要点,可通过书面练习、口答、讨论等形式。教师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可酌情给1-3分。(10分钟左右)(教师做第四次学情调查)

9、分数统计:教师或教学助手在当堂检查时根据各环节的计分要求,核算每个小组的总得分,结束前进行简单点评。班长或科代表下课时将分数填在墙上的小组评价表上。

10、布置作业: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布置适量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时,每门学科的完成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含预习导学案的时间)

11、预习指导:学生拿出课前下发的下一节课时导学案,教师进行预习指导。(1—2分钟)

12、批阅学案:小组长收齐本节课导学案,教师批改导学案,检查作业完成、红笔订正、检测正确率等情况,并进行打分。发下去后,学生将错题收集到错题集中,将典型题收集到经典集中。(教师做第五次学情调查)。

二、政、史、地、生学科

1、解读目标:教师(或科代表)利用课间时间在黑板固定位置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关键字词,并板书课题。学生朗读学习目标,教师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约1—2分钟)

2、复习引入: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引入新授课。(约1—2分钟)

3、预习指导:教师布置学生当堂预习的内容。

4、学生自学:学生独立预习,完成预习练习,教师检查。(5分钟左右)(教师做第一次学情调查)

5、分工合作:教师布置各小组的展示任务或点评任务,学生起立讨论本组任务,音量适中。讨论时,组长安排本组内一位同学板演或准备展示内容。板演时字迹要求工整、写好组名。同时,其他同学讨论他组问题,做好补充、点评、质疑等准备。全员参与得6分,一人不参与扣2分。(10分钟左右,教师做第二次学情调查)

6、当堂展示:学生代表分组进行展示,可以通过朗读、介绍、表演、小报、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要求形式多样,学生声音宏亮,肢体语言恰当,感情丰富。其他组的同学可采用点评、补充、质疑、对抗。教师要进行点评、激励、引导、分析、点拨、讲解,并提醒学生用红笔记录知识要点,同时给每个小组打分。展示打分时按A、B、C分别计2、4、6分.学生的点评、补充、质疑等每次加1-3分.展示以B、C层次学生为主。(20分钟左右)(教师做第三次学情调查)

7、总结提高:教师或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或知识框架的构建。学生总结可酌情给1-3分。(1—2分钟)

8、当堂检测:测试本节课的要点,可通过书面练习、口答、讨论等形式。教师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可酌情给1-3分。(5分钟左右)(教师做第四次学情调查)。平时不得布置家庭作业,政、史、地、生两周布置一次作业,在周五放学前布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初二的地理、生物不超过45分钟。

9、分数统计:教师或教学助手在当堂检查时根据各环节的计分要求,核算每个小组的总得分,结束前进行简单点评。班长或科代表下课时将分数填在墙上的小组评价表上。

10、批阅学案:小组长收齐本节课导学案,教师批改导学案,检查作业完成、红笔订正、检测正确率等情况,并进行打分。发下去后,学生将错题收集到错题集中,将典型题收集到经典集中。(教师做第五次学情调查)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竹山中学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