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孙振坤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渗透德育)、孙振坤德育名师工作室、孙振坤创新劳模工作室组织下,11月2日下午,南京市竹山中学两校区开展了“三班三室”数学组第七次活动。两校区全体青年数学教师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了江苏省特级教师黄秀旺导师参与和指导,黄特对“三班三室”的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孙振坤校长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项举行新教师欢迎仪式,孙振坤校长及导师黄秀旺早早到达活动现场,和新加入的学员举行了一场亲切的见面会。
孙校首先欢迎了四位新教师,介绍了“三班三室”的基本情况,解读了培养课程,表达了对新老师投身教育工作的热切期望,希望老师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学校会为新老师搭建平台,筑梦教师的成长。
仪式由湖东路校区数学教研组长郭永胜老师主持,郭老师首先向新教师介绍了发展班导师黄秀旺老师。随后,向黄特介绍了两校区四位教师的情况(竹山路校区三名,湖东路校区一名),隆重介绍了老师们在大学和工作期间的优秀表现,在各类比赛中的获奖情况。
最后,黄特勉励四位教师心怀梦想、扎根课堂、脚踏实地,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赖、同事敬佩的教师,并特别提醒新教师充分借助“三班三室”的平台,用心学习、勇于实践,尽快成长,对每位新教师未来规划指引了更加明确的方向,进一步增强了新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活动的第二项,黄老师根据青年教师的需求(事先征求建议),解决青年教师在备课方面遇到的困惑,为青年教师做了精彩的讲座——《备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黄特让各位年青教师以“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为例,只提供给老师们课本材料,没有其他任何参考资料,写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真实备课(教学目标)”情景中进入讲座环节。
黄特用“专业”一词开始了讲座,以一则“小故事”让老师们领悟“专业”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强调教学应从“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现在成为教师不再是师范生的专属,教师资格证所有专业的人都可以考,都可以入职教师行业,如何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呢?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就是备课,首先教师备课时要弄清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弄清楚“为何教”,“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就是目标。教学法上的方法的概念的最高基准点不是‘内容’的范畴,而是目标的范畴(佐藤正夫)”,教学方法要以目标为出发点,是为目标服务的。
然后,黄特结合教师在使用江宁区新版备课笔记本中出现的困惑,分别从新课引入、问题探究、重难点、反馈评价、教学小结等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在问题探究部分,黄特和与会青年教师互动,让大家写出“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的问题(设计),这正是教师日常备课中最难的环节,青年老师们认真思考,积极和导师互动,黄特给予了一一指点,老师们很受启发。
接着,黄特分享了自己曾经执教“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的课件和教学分析,和青年教师们逐一分析目标的完善、重难点的思考、例习题的选择及核心素养的渗透等方面。并让老师们再一次动笔写出对本节课的“四基”分析,频繁的互动,让老师们不断参与其中,全程投入学习与思考,不知不觉本次活动进入了尾声。
此次活动为老师备课提供了详细的方法指导,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认识,学员们表示以后会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内化!
撰稿人: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