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学习
1.根据导学案的使用说明的要求,通过精读、细读的过程,尽量弄清教材中的概念及其含义,掌握新课的基础内容,找到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习新课急需集中力量解决的主要问题。
2.新旧知识是连续的,渗透的,要求学会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课前自学时如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重温旧课,先弄懂旧知识。要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借助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各种工具书、参考资料、网络信息各类仪器等)进行预习。
3.对教材的难点、难点、导学案上不理解的问题,自我思考后,要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以便上课时听讲、提问。可通过导学案上的练习,验证掌握情况,发现难点。
4.根据导学案今天预习明天的新课,也可以提前一周预习下周新课,还可以对新教材按章节或单元自学一遍,然后在上新课前再自学一下即将学习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不得预先将当堂检测等内容提前完成。
5.节假日在家学习时,能够按照《南京市竹山中学学生校内、外学习生活指南》的要求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初三年级的学生更要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合理安排好每一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
二、合作、探究
1.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导学案、工具书和学习用具等。
2.课堂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自己的思维紧跟老师、同学们的思考过程。
3.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在学习小组内要积极参与,善于发挥特长,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思考,勤于发问,回答或讨论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努力做到声音清晰、响亮,用词科学、准确,表达意思完整。
4.作好课堂笔记。内容有:老师的讲课提纲、难理解的重要内容、新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当听与记矛盾时,保证先听好,课下补笔记。展示时,板书要工整,表达要流畅、清晰。
5.实验、计算机等操作型课程,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观察,爱护好仪器设备,同时注意安全。
6.学会合作、和同组的成员一起探究,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合作时要起立,讨论时,音量要适中,展示时,声音要宏亮。
三、作 业
1.作业必须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把作业作为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一环。
2.各种作业独立完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确有不会的问题,一定要向身边的同学询问,真正弄懂,决不能不能一抄了之。
3.答题要规范,要按规定格式清楚地书写,对题目、引文、定律、公式等要认真核对。
4.做错的作业一定要仔细订正,分析做错的原因,并将错题收集在错题集中。
5.杜绝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不在早读时处理作业。
四、复 习
1.要进行平时复习,做到先复习,后作业,每天课后认真阅读教材,整理、修改、导学案,对重点知识要经常复习,直至牢固掌握。
2.要进行阶段复习。在每单元结束后主动进行,主要是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与新旧知识的联系,融会贯通,使这一阶段知识系统化,同时注意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进行总复习。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复习时要对照课标要求,根据复习时间自己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
4.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复习时,可用表格、提纲、提要等形式提炼要点,用准确的语言把所学知识归纳表述出来,“把书读薄”;可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5.要学会使用各种参考资料,不要只做题,要分析做题中暴露的不足,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学习方法的提炼。
五、考试
1.诚信考试,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2.期中、期末考试提前10分钟坐到指定位置,发卷后要检查有无残缺、漏印问题,先填涂答题卡和答卷纸的考号、科目、姓名,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答题;考试结束前15分钟要完成涂卡,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止答卷。在试卷答卷纸的密封线外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答题,不许在卷面上随意涂抹。
3.全程考试,不允许提前交卷。
4.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处理好难易题的关系,先易后难,学会取舍,懂得放弃,合理分配时间。
5.考试时镇定自若、不慌不乱,先审题,再做题,不犯低级错误。
6.注重考试后的分析,胜不骄,败不馁,查找不足,改进方法。薄弱学科要作为主攻对象加以突破。
7、考试的内容要求是:导学案上的内容占70%,教辅资料上的内容占20%,另外10%为课外内容。年级组在统一时间内进行检测。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及时进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