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

高举“高效阅读”闪亮旗帜,彰显语文校本课程特色

发表日期:2013/10/14 12:09:04 阅读数:2390

阅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必备的生活学习姿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学生、语文教师若不读书则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对话。

                                           ——题记   

一、明明白白“高效阅读”:  

随着我们竹山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我们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聚焦:持续七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还能往哪里去?还能走多远?仔细回望,从2006年9月我校实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来我校观摩学习的本省(镇江、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泰州、徐州等)及外省(浙江、四川、内蒙、山东、安徽、湖北、北京等)的同仁专家越来越多,每年基本突破2000人次,2012年接近3000人次。这么多外校伙伴到我们学校来学习、调研、考察,他们到底向我们学什么?我们又能有何等底气和实力来向外界展示自己?做重要的是我们竹山中学的学生们,从课改中获益了吗?健康成长了吗?能力增强素养提高了吗?一时间光荣与压力并存,但机遇与挑战也同在。竹山中学的课改要想继续推进与深化,必须要多学习、多吸取、多走适合我们学校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我校课改的总设计师、掌舵人笪洪山校长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敢于行动的人,他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课改前沿理念和众多佐证理论,敏锐的捕捉到“高效阅读”可以成为我们学校课改乃至语文组特色发展的一大抓手。   

不能不赞叹笪校长的眼光是独到和犀利的。的确,我们的语文学科,一直是站在风口浪尖上被众人指责和批评的对象,比如,语文学科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让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能力,继而养成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只要说到阅读报刊书籍,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是学生课外的任务,课堂难觅其踪影。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冠之以 “课外”两字,很难“登堂入室”“登上大雅之堂”,语文界喊了不知多少年的让学生有时间在课堂上阅读,也几乎成了“纸上谈兵”的规划、“空穴来风” 的计划,没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践行。原因种种、困难重重:忧心忡忡。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阅读”这一目标指出: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6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本名著。2012年改版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指出:“语文课程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课标》对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目标,如果没有科学的高效阅读方法是很难完成的。

那“高效阅读到底”又是什么呢?它能带给我们学生怎样的阅读境界?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吗?答案毋庸置疑。

“高效阅读”是指单位时间内阅读规定的内容所产出的效率。它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汉杰等人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脑科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结合我国学生的阅读实际设计而成的以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水平,从而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为目的的一套阅读教学训练体系。

高效阅读是一种多感官同时参与的高级神经生理活动过程。它给大脑以极其丰富的刺激,大脑也会因这些刺激而更加发达,适应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一个人的时间价值就在于他在一定时间内做了多少有效的工作,那么,高效阅读的价值就在于在同等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信息社会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知识的竞争,知识的竞争又表现为获取知识的速度之争,而高效阅读法正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在改革遇到瓶颈时,我们看到了前方的光亮——高效阅读。我们力求以程汉杰老师创建的高效阅读教学法为着眼点和依托,以研训形式为载体,研发 “基于 ‘适性课堂’项目下的初中语文高效阅读研究”的课题,探究阅读教学的规律,打造校本课程特色,提升教师人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高效阅读,高效学习、高效人生,并且以高效阅读带动全部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二、真真切切措施行动:

“高效阅读”实验自2011年12月份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高效阅读专题组”鲁晓宁、赵春林等专家指导暨在我校开展以来,已成为我校校本课程、排进班级课表、进入各年级班级课堂且较好的与我们学校“小组合作性学习”课堂模式整合为了一体,逐渐走出了竹中特色:

1、起步探寻知深浅

在高效阅读开展的初始阶段,我校在三个年级分别尝试了三个实验班,实验班老师反复学习高效阅读重要理论,熟悉每个环节、吃透每一步精髓。思想一致了、要求统一了我们才开始实践。

实验班老师们先对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率进行摸底检测,以便掌握学生的原始状态和能够进步上升空间。我们发现,七年级实验学生的平均阅读效率为280字/分,八年级的为360字/分,九年级的为420字/分,远远低于课标500字/分要求。面对这一事实,老师们先做到心里有底,目中有人。

高效阅读,我们也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开始。我们先给学生介绍高效阅读的成功地区实施后的成效,让学生心里充满期待。再给学生讲解高效阅读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要领,然后让学生在期望中进行第一次训练,并把结果和摸底成绩进行比较,学生发现,自己的效率果然有所提高。从而对高效阅读产生跃跃欲试的兴趣。这样,教学就比较顺利的开展起来。

2、专家引领学中做

高效阅读法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科学体现,掌握住这样的技能方法,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读书速度和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的阅读信息,占有信息,理解信息,运用信息,并且能辐射其他学科,让学生习得受益终生的阅读技能。

实验班的老师们基于学生年龄段特点和初中生所学知识、所具备的能力,将实验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初一年级段主要开展高效阅读速读训练,初二年级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效精读训练,初三年级结合中考开展高效解题能力训练。总体说来,就是想通过高效阅读帮助学生形成以下能力:

快速概括文意;快速辨析文章思路;快速筛选并整合信息;快速分析并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与态度;快速推断与想象;快速理解文中句子;快速理解文中词语;快速鉴赏文学作品;快速评价文章;快速解题;变速阅读。

自2011年9月实验开展以来,学校先后邀请了鲁晓宁、赵春林、董立英全国知名的高效阅读课题组专家,九次到学校就“高效精读”和“高效解题”进行指导和讲学。三位专家开设了多场讲座和多节公开课,我校的每一位语文老师和全体中层也是全员参与、全程跟进、全面接受来自高效阅读的校本研训。每一次,实验班的老师也在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研究课、学习课,并由赵春林和董立英老师进行深入的指导和点拨,学校笪校长、负责本课题组的潘书记、校教科室魏主任等校级领导都能一节课不落的陪同、学习、参与,以自身形象为高效阅读证名给份。

学校不仅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指导,还利用暑假带领老师们到内蒙古赤峰市宁城的中小学进行实地学习、考察、体验。发源地的学生们始终如一的统一坐姿、整齐豪迈的古诗词背诵、自信大方的个人表达、快速整齐的规定行动让我校语文同仁再一次领悟到“高效阅读”的神奇和魅力,深刻体会到“高效阅读”的高效化不仅体现在每一个流程经济、简约、干净、利落、科学,更体现在每一个操作要领和细节的规范统一上。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的读、答、判、算、谈体现出的是学生的“真阅读”,提高的是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提升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

3、活动开展添双翼

清代朱熹有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效阅读的活水源头就是贴紧学校“小组合作性学习”“高效课堂”模式,依托“高效阅读”衍生出的一系列活动。比如主题月活动:

九月:寻找高效阅读之匙----全体语文教师学习实践月

1、高效阅读考察体会交流。通过暑期的考察,根据自身的切实体会,写成心得,在全体老师中交流,互相借鉴。

2、学习高效阅读相关教程。通过学习高效阅读速读的教材,了解高效速读的相关要求,步骤,认识其规律。

3、开设高效阅读学习课。初一、初二第一周全面实施高效阅读,先组织班级学生学习高效阅读的相关知识,利用两周左右时间,所有老师开设一节高效阅读课,熟练高效阅读的课堂模型,操作步骤,能熟练开设高效阅读课并坚持每周一节。

4、高效解题训练研究。初三年级根据2013中考语文命题走向,研究南京市近年中考试题及其他省市典型试题,进行研究,为高效解题训练做充分准备。

十月:我们的擂台很精彩——高效阅读知识竞赛月

1、高效阅读常识挑战赛。通过竞赛形式,考查学生高效阅读相关常识掌握情况。

2、高效速读PK。组织各班级就高效阅读速读环节进行PK,巩固第一阶段的实验成果。

十一月:我们的课堂很高效----高效阅读精彩课堂展示月

1、精彩课堂走进来。全体语文老师走进高效阅读精彩课堂,学习开课老师的先进经验。

2、我所认识的高效阅读。以此话题,在实践过以后,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及相关人员,谈对高效阅读的进一步认识。

十二月:岁月在大地上行走——感受四季之美主题活动月

1、主题阅读。开展“自然?四季”的主题阅读。

2、美图美说。摄影图片展,美丽的图片,配以美好的语言。

3、心中的风景。我以我笔绘四季,可以是文章,可以是图画。

一月:在节日里徜徉——感受文化之美主题活动月

1、主题阅读。开展“节日?民俗”的主题阅读。

2、记忆芯片。分年级评比关于节日的美好记忆。

配合“主题活动月”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开展了诸如 “班级读书角”,“家庭小书橱”,“寒(暑)假阅读之星”“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的评比表彰;不定期举办 “图书漂流活动日”、 “读书交流评比月”“读书交流汇报会”“教师读书沙龙”等活动;更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阅读、学生阅读、师生同读、亲子共同”等活动也相机展开、融为一体,学校、家庭阅读氛围浓郁而热烈。

三、红红火火实验成果

两年的时间,在实验班教师和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效阅读校本课程试验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1、“高效阅读”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率,据实验阶段中统计,每一位学生的阅读速度都能达到每分钟800字以上,最快的能达到2000字/分 ,45分钟内能写出800字以上的作文。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不限于每学年二到三本,最多的班级学生能达到一周一本甚至更多;阅读量扩大了的同时,学生的语文成绩也相应有了提高:2013届中考,我校语文超市均分2.6分,创江宁区公办学校最高,也成为我校的历史新高。

2、语文教师执教水平有所提高。刚开始,老师们只能按照专家们介绍的方法,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读、答、判、算、谈”,教学程式课课不变。不甘平庸的竹中语文人不断研究新的教法和突破点,使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较大提高,比如导入环节、过渡环节,老师们会随着阅读材料的不同加以语言表述的即兴机智改变,以刺激学生兴趣和再次阅读的欲望。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逐步科研型、学者型行列迈进。目前,围绕高效阅读,语文组同仁研发编制出了一本校本课程读本,共有17个与此相关的区市级课题,语文学科组共有三个省市国家级课题正在研究中,学生代表江宁区参加南京市教研室的“好读书、读好书”活动获二等奖;

4、更新了教师们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学教研的能力。教师们摸索出“高效阅读”阅读教学规律后能自觉地将阅读教学的教学理论渗透到日常教学行为之中,形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规范,有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优化,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教学产生了新的活力和能量。

5.南京市竹山中学《初中生高效阅读》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从开发背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改革成效六个方面总结,申报省级优秀课程管理项目。

 

 

 “高效阅读”迄今已有20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经历,影响远播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前,全国已有11个区域的2000所学校正在逐步开展“高效阅读”教学实验,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非常幸运的能踏上这辆列车,享受着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展开的一幅幅美丽画面和带给属于心灵的幸福快乐满足充实。

今后,我们将继续高举“高效阅读”闪亮旗帜,不断开拓行动,彰显出属于竹山中学课程改革和语文校本课程之鲜明特色。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竹山中学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