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三室】教得法 学有成
——南京市初中语文教研活动在竹山中学顺利举行
2024年5月16日下午,南京市语文教研活动在竹山中学竹山路校区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初中语文教研员袁源老师主持,江宁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周金霞老师、原南京市鼓楼教师发展中心孙和平老师、南京市《好家长》杂志社总社长许小彦、南京市秦淮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周正梅老师、竹山中学孙振坤校长、王蜜副书记、省特级教师潘森云老师以及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中,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初中语文课改专家指导组成员张彬福教授,针对初中语文新教材进行了题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该教的教好,该学的学会》的讲座。
张彬福教授从“语文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方面谈起,深刻解读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从注重‘教’走向注重‘学’”的理念。倡议教师备课应设计好五个问题:(教师)讲点什么?讲其可听;(学生)想点什么?想其可想;(学生)学点什么?学其可学;(学生)写点什么?写其可写;(学生)记点什么?记其可记。
接下来,张彬福教授对语文教学的基础性要求进行了深入解析。他明确指出,每节语文课应涵盖以下关键要素:一是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一组核心词语;二是通过精彩的文本段落教学或指导学生进行语句揣摩;三是组织学生进行全文思路结构的梳理练习;四是安排动笔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五是要求学生至少三遍阅读课文或相关片段,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六是确保课堂内容中包含值得学生记忆和回顾的要点。为了使这些教学理念更具实操性,张彬福教授以八年级的《小石潭记》一课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详细阐述了如何将这些要求融入课堂教学中。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展示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讲座的尾声,张彬福教授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与在场的老师们共同探讨。他强调,语文教学不能仅依赖教师的讲授,而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价值;同时,语文课必须突出语言运用的教学,以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张教授还指出,有效的学习成果离不开充分的练习,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则需要“说”与“写”的有机结合。最后,他强调优化教学过程是持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学有所得的关键。
活动最后,南京市教研员袁源老师进行总结发言。袁老师认为张教授的讲座求真务实,将语言文字作为教学的主要对象和内容,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她鼓励在座的老师们积极借鉴张教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本次活动,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语文教育的美好展望。我们衷心感谢张彬福教授的精彩分享,以及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指导。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语文教学将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引领学生在语言的海洋中畅游,感受文字的魅力,传承文化的精髓。
撰稿:秦逸、杨静微
校对:李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