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青年教师发展班工作计划
(2023——2024年度)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是学校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关键,他们是学校活力的源泉,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本学期我校将结合青年教师特点,逐步完善学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力争全面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与业务能力。
二、基础分析
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入职教师较多,每学期都会增加包括新分配的毕业生和其他局聘年轻教师。青年教师“发展班”的成立,直属校长室领导,由教务处管理。制定“发展班”工作计划以及相应的考核方案,建立组织和制度,以此提高学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人员构成
青年教师发展班学员以新分配的毕业生和其他局聘年轻教师。(具体名单附件1)
四、组织管理
1、行政管理
青年教师发展班由校长室领导组建,教务处整体规划、考核记录,依托“江苏省孙振坤网络名师工作室、南京市孙振坤劳模工作室、江宁区初中语文潘森云名师工作室”组织安排活动。
2、导师管理
学校分学科聘任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学科教研员担任学科导师(名单如下),并协同导师进行相应活动和阶段性评价。
学科 | 导师 | 称号 |
语文 | 周金霞 | 区教研员、市学带 |
数学 | 黄秀旺 | 区教研室副主任、省特级 |
英语 | 徐家兵 | 区教研员、市学带 |
物理 | 赵帅 | 区教研员、市优青 |
化学 | 曹美玲 | 区教研员、市优青 |
政治 | 罗明 | 区教研员、区学带 |
历史 | 朱桂红 | 区教研员、市学带 |
地理 | 齐晓莉 | 区教研员、区学带 |
生物 | 王良成 | 区教研员、市优青 |
体育 | 包德明 | 区教研员、区学带 |
五、具体工作
1、开展 “情商培养”活动。
学校聘请相关专家和退休老教师组建“情商培养”师团为发展班
学员进行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进行相关培训,引导教师认识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认知他人、激励他人,协调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树立为人师表形象。
2、开展 “三讲、三展、三写”活动。
每位学员须在培训期内,根据学校安排、三室以及导师要求开展:
(1)三讲。根据特定主题,精选素材,制作PPT,开展三次校内或区级及以上讲座。
(2)三展。根据活动安排,积极申报公开课,完成三次区级及以上公开课。
(3)三写。完成三篇论文获奖或发表,根据相关作业的布置,优秀论文学校择优推荐发表,但主要自己要积极参评或投稿。
3、加强活动考核。加强活动过程性考核,一年内,根据活动签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完成“三讲、三展、三写”活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在发展班中毕业,不合格者继续留在班级,跟着下一年继续参加活动,直到合格为止。
六、活动安排
1、第一次活动
活动主题:开班仪式及师徒结对活动
时间:10月份(第八周)
作业:《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讲座
2、第二次活动
活动主题:《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讲座
时间:11月份(第十二周)
作业: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3、第三次活动
活动主题: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
时间:12月份(第十六周)
作业:教学案例论文写作
4、第四次活动
活动主题:教学案例论文写作
时间:2月份(第二周)
作业:“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5、第五次活动
活动主题:“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点评
时间:3月份(第六周)
作业:命制学科期中试卷
6、第六次活动
活动主题:学科命题培训
时间:4月份(第九周)
作业:试卷讲评课
7、第七次活动
活动主题:试卷讲评课
时间:5月份(第十五周)
作业:教学案例论文写作
南京市竹山中学
2024年9月27日
附件1
2023—2024学年度南京市竹山中学青年教师发展班活动安排
1、第一次活动
时间:10月份(第8周)
活动主题:《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学科讲座
学科: 主讲人:
内容:
作业:
2、二次活动
时间:11月份(第12周)
活动主题: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主题备课
学科: 主讲人:
内容:
作业:
3、第三次活动
时间:12月份(第16周)
活动主题: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
学科: 主讲人:
内容:
作业:
4、第四次活动
时间:2月份(第2周)
活动主题:教学案例论文写作指导
学科: 主讲人:
内容:
作业:
5、第五次活动
活动主题:“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时间:3月份(第6周)
学科: 主讲人:
内容:
作业:
6、第六次活动
时间:4月份(第9周)
活动主题:学科命题培训
学科: 主讲人:
内容:
作业:
7、第七次活动
时间:5月份(第15周)
活动主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 主讲人:
内容:
作业:
南京市竹山中学“三班三室”学员积分量化细则
(2023—2024年度)
项目 | 积 分 细 则 |
活动签到 | 参加活动,签到。迟到、早退1次2分, 无故不参加一次扣5分。 |
作业上交 | 迟交1次扣2分,不交1次扣10分。 |
评选活动 | 迟交1次扣2分,不交1次扣10分。 |
竞赛获奖 | 校级5分,区级15分,市级25分,省级35分。 |
论文评比
| 1、及时上交一篇论文10分,迟交1次扣2分; 2、论文、案例叙事获奖,区一、二、三等奖依次为20、15、10分,市级依次为25、20、15分,省级均为30分,同一篇不叠加,取最高分; 3、文章发表,区级10分,市级20分,省级30分,核心期刊40分,同一篇不叠加,取最高分; |
公开课 | 区级20分,市级30分,市级以上40分; |
讲座 | 区级20分,市级30分,市级以上40分; |
课题 | 1、立项:区级10分,市级20分,省级30分 2、结题:区级30分,市级40分,省级50分 |
加分项 | 报道:每次10分,快讯:每次5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