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 智启未来
在江苏省孙振坤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渗透德育)、孙振坤德育名师工作室、孙振坤创新劳模工作室组织下,2024年11月14日上午,竹山路校区、湖东路校区“三班三室”生物组第13次活动在竹山中学举行。江宁区初中生物学科教研员张涛老师来校指导,孙振坤书记亲临现场,本次活动主题为:智启未来?新课标新教材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我校“三班三室”生物学科全体成员参与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有研讨课展示和研讨两个环节。
竹山中学朱雅蓉老师开设研讨课《脊椎动物》(第2课时),朱老师以达尔文名言“生物进化上的伟大转折点——某些鱼类离开水域,迁徙到陆地生活”导入新课,随后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两栖类和爬行类适应生活环境的特点,带领学生感受水生动物到陆地生活结构上的进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师生间互动频繁,学生热情洋溢地投身于课堂活动之中。
随后,我校陶吉老师由竹山中学两校区吉祥物“里里”和“外外”创设情景,执教了《脊椎动物》(第3课时),通过“观鸟、赏鸟、爱鸟”探究鸟类适合飞行的特征,分析“里里”和“外外”原型和鸟类特征的区别,结合竹山中学“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理念,分析哺乳动物的的主要特征,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学生活动形式多样,信息技术充分融合,贯彻了新课标理念下生物学科的培育目标,彰显了竹山中学生物教师的教学风采和专业魅力。
展示课后,张指导组织全体成员交流研讨,老师们各抒己见,营造了浓厚的研讨氛围。最后,张指导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发言,指出新教材新课标的“新”,鼓励教师们要有钻研精神,充分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在“三班三室”平台的助推下,积极主动谋求进步,提升自己。
本次“智启未来?新课标新教材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活动,为教师群体点亮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的明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互动的增强、信息素养的培育、课程设计的优化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卓越的示范效应与推动作用。
撰稿人:许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