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孙振坤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渗透德育)、孙振坤德育名师工作室、孙振坤创新劳模工作室组织下,2024 年 12 月 13 日,江宁区 2024 年新分配初中语文教师见习期培训活动在南京市竹山中学竹山路校区顺利开展。江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何德平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范晓红、竹山中学祁永玲主任、于婷婷副主任、陆吕祥副主任、东山外国语学校李欣鑫老师以及全区新入职初中语文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培训活动中,竹山中学祁永玲老师以余华《活着》韩文版自序与史铁生《我与地坛》为导入,开启《爱的错位,生命的价值》文本解读。祁老师深入剖析史铁生作品叙事结构与情感脉络,指出课文以三次看花为叙事脉络,展现了作者从痛苦迷茫到,在母亲爱中汲取力量并与自我和解的情感历程。她着重强调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对母亲的细节描写以及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叙事线索走向,引导见习教师理解作者对母亲的忏悔之情,其解读全面深入,为新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文本解读范例。
竹山中学于婷婷老师则聚焦《白杨礼赞》一文,展开了系统的文本解读。她强调解读要紧密结合语文课标、八年级上册散文单元主题、茅盾写作背景与时代特征以及学生学情。通过梳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置“一课一得”任务群,包括速读、细读、创读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思想情感。同时,于老师利用表格工具辅助学生筛选信息,以创编诗歌提升学生读写评能力,成功构建起文本中物与志、形与神的紧密联系,展示了一套完整且富有创意的散文教学流程。
沙龙环节在竹山中学陆吕祥老师主持下展开,各位专家与教师积极参与讨论。祁永玲老师提出,备课应充分考虑初一学生学情与史铁生作品特色,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促进课堂生成。于婷婷老师以《白杨礼赞》为例,阐述了减少学生与时代隔膜感的方法,强调以托物言志为核心构建文本关联,以《狼》和《猫》为例展示强弱辩证关系在教学中的应用。东山外国语学校李欣鑫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例,以文本解读中的矛盾点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文本深层意蕴,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湖东路校区江苏省特级教师范晓红指出,文本解读不应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师应广泛涉猎相关文本,拓宽解读视野。她强调教师作为学生阅读引领者的角色,需依据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支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在充分预设基础上实现课堂多元生成。范老师还鼓励在场教师积极拓展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在此过程中,现场教师与专家互动频繁,交流深入,思维碰撞激烈。
区教师发展中心何德平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语文教师应突出教学独特性,提升学科教学魅力与专业性,锤炼专业基本功,形成个人教学主张与思想体系。何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对“见习”二字进行深入剖析,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需求、课堂教学动态与教学问题,在学习基础上加强实践练习,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以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
此次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过专家讲解、教学示范与互动交流等环节,为新入职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分享与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指引。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与深度分享,也为新入职教师们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宋潇涵;校对:何德平;审核:孔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