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三室】南京市竹山中学两校区“三班三室”英语学科举行新学期开班仪式暨第18次活动
新教师培育双轨并行 搭台助力专业成长
2025 年 10 月 11 日下午,在南京市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的三楼党员活动室,两校区 “三班三室” 英语学科进行了新学期开班仪式暨英语学科第18次活动。导师江宁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徐家兵老师和竹山中学孙振坤书记全程参与指导。通过 “开班赋能 + 课堂实战” 双轨模式,为两校区的英语学科新教师们搭建成长平台,助力其快速适应岗位、提升专业素养。
一、开班仪式定方向:校长提要求,导师传精神
竹山中学两校区 “三班三室” 英语学科新学期开班仪式暨第18次活动,在湖东路校区行政楼 3 楼党员活动室启动。活动伊始,孙振坤书记代表学校对特邀导师徐家兵老师及新加入 “三班三室” 的学员表示欢迎。他指出,“三班三室” 培养模式是该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自实施以来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更新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强调,学校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工作,高度重视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希望通过 “三班三室” 平台为新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与实践的机会。同时,孙书记对新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立足岗位挖掘自身潜能,制定清晰的学科发展规划;二是要以 “校中人” 的责任感主动承担教育使命,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与教研活动;三是要严格落实 “三展、三讲、三评” 的成长任务,力争早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岗位上实现职业价值与个人成长的统一。
随后,徐家兵老师以自身教育生涯为切入点分享经验。他回顾初登讲台承担初二四个班英语教学任务,到逐步探索方法、提升学生成绩的奋斗历程,着重强调 “心怀感恩、勇于吃苦” 的职业精神,指出教育实践中的各类经历都是成长养分,鼓励新教师以勤奋务实态度投入教学,通过持续付出赢得更多成长机遇,为区域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培训活动练实战:示范明方法,专题解疑惑
开班仪式结束后,两校区“三班三室”英语学科第18次活动继续在湖东路校区四楼录播室开展。导师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徐家兵老师、辅导员白康玲老师及 “三班三室” 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本次培训紧扣 “落实新课程,研读新教材,构建新课堂” 核心主题,聚焦英语新教材七年级 U3 Grammar 教学板块,搭建 “展示、交流、提升” 一体化实践平台。
活动中,竹山中学竹山路校区苏月轩老师带来一节语法公开课。课堂设计紧扣新课标理念,以 “学校与老师” 为生活化切入点,自然引出人称代词主格知识点,通过教材基础练习与师生、生生对话,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语法概念;在人称代词宾格教学环节,她采用自主探究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语法规律,并结合教材练习设计情景对话任务,让学生在真实语言场景中熟练运用知识,践行 “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中掌握” 理念,为新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语法教学范例。
公开课结束后,导师徐家兵老师展开专题分享,从五大维度为新教师提供系统指导: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强调兼顾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化素养渗透;提出核心素养培养需平衡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四大维度;指出英语学习需遵循 “学习理解 — 应用实践 — 迁移创新” 递进规律;倡导语境化教学,反对机械性语法讲解;解读教材更新迭代是顺应学生成长需求,助力学生成为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文明个体。同时,他针对苏月轩老师的示范课精准点评,既肯定其专业功底与创新设计,也从课堂节奏把控、分层教学实施等细节提出优化建议。
三、双活动赋能成长:强联动促提升
当日两场活动紧密衔接、互为补充,不仅帮助新学员教师们理清职业发展思路、坚定教育信念,更通过实战示范与理论指导,让新教师掌握新课标下的课堂设计与实施方法。同时,活动强化了竹山中学两校区在教师培养领域的联动协作,营造了互助共进的专业发展氛围,既为学校英语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也推动区域内初中英语教学经验交流共享,为江宁区初中英语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注入强劲活力。
撰稿人:陈寒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