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竹山中学

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

发表日期:2009/10/30 21:44:23 阅读数:2270

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

—— “271高效课堂模式”的语文课堂实践手记

                                    

课堂应该是燃烧激情的舞场,浇注热血的圣坛,青春飞扬的草地。

                                                        ——题记

山东省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昌乐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说到我们南京市竹山中学已经在实践的“271高效课堂模式”,提起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每一位同仁的眼睛会发亮,心情会激奋,声调会高昂:有太多的课堂景象与传统课堂不一样,让我们深切的感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美好愿景在“271高效课堂模式”已悄然来临:

一、乱中蕴序

因为要进行课堂的展示,所以我们的老师都要在课前或课中将学习任务分派或以自由抽签的形式落实到各个小组。各组组长领到任务后,要立即带领组员商讨、研究、分工协作: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每组由6位学生组成,分成abc三个层次。c层次的同学上台板书,b层次的同学要准备对本组的展示内容作补充和点评,a层次的同学要做好点评b层次的学生和与其他组挑战的准备。

一下课,教室里的前后两块黑板、分挂在教室四周的四块小白板前已按事先的指定位置排起了队、挤满了人,切切嚓嚓,叽叽喳喳。每一组成员都在争分夺秒,奋笔疾书,都想在老师限制的时间内完成本组的黑板展示任务。如生字词语(挑选最重要的)、背景介绍(选择关键词)、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理解、语言品味、揣摩探究、拓展提升等板块。课堂一时间真的“乱了:不见教师、只有学生;不见正襟危坐,但见学生不停走动。但这样的乱和传统课堂老师站在讲台前,学生们毕恭毕敬坐在下面,双手背在后面的景象相比,释放的是学生们曾被捆绑的手脚,开放的是同学间,特别是小组成员间能相互切磋讨论、争辩的心态,舒展的是学生们每人都能上台为组拿分,为组争光的自信心灵。这样的课堂看似“乱”了,实则是紧张有序,等待更为精彩的同组展示、相邻组的评价与对抗,每组都做好了准备,蓄势待发。这是课前的景象,这样“乱”的景象在“课”中也能见到,往往课堂小组讨论过后都要上黑板将所要讲解的重点内容进行几分钟的板演,人头攒动、川流不息的景象全是在组长的统一安排、组内的统一筹划下进行,这叫“乱中蕴序”。

二、闹中讲静

语文课堂,应该到处、时时充满浓得化不开的“情”:情感、情绪、情意、情思。因为师生都带着“情”而来,所以课堂显得“闹腾”。正在尝到课改甜头的老师们都会说,学生们越闹腾、越无法无天,越能张扬出内心蛰伏着那份期待。语文课堂上,学生们能闹在哪?当然是“质疑对抗”这一环节:上九年级上册《外国诗两首》一课,围绕着 “它沉醉于盛夏的豪华”一句中“豪华”一词可作怎样的理解、会引起你怎样的想象?学生先独立思考,而后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组内交流,接着组与组之间便展开了对抗:

“豪华”原指“铺张、奢侈”,文中指盛夏的繁荣景象,有累累的硕果,茂密的树林、成熟的稻谷、高高的树篱,夜晚还有呱呱的蛙叫和唧唧的蝉鸣……

另一小组开腔了:刚才的x小组发言说得很有道理,联系上下文和蝈蝈的生活习性我们组想要补充的是:此处的豪华就是指蝈蝈喜欢呆在田野或庄稼地,更常栖息于高位的树枝上或向阳的山坡高燥之处。

还有一小组也加进了对抗:蝈蝈的叫声,青蛙的蛙鸣、蝉的叫声真的可以汇成盛夏的乐音,美妙的交响曲。这样庞大的队伍发出的声响真的是“豪华乐队”“顶级乐团了”。

再围绕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为什么不说是“音乐”?“乐音“”音乐”两者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不同?这样的问题导学案没具体给出,是老师课堂根据学情生发出的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展示前仍然是展开先独学,再对学、最后群学的小组对抗形式进行:

“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是作者翻译时的习惯罢了”;

“我们不同意刚才小组的发言,二者在表达上是有区别:刚才我们小组查词典得知:音乐指通过旋律和节奏创造出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乐音是指有发音体有规律的震动而产生的和谐悦耳的声音;

“光用词典上的话来回答还不能完全将这一问题表达清楚,我们小组认为文中之所以用“乐音”是指蝈蝈发出的叫声在作者听来非常美妙动听,表现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

271高效课堂”就是这样:整个课堂学生动得频率相当高,气氛总是异常活跃,很少有冷场、被动的现象,而这样的冷场在传统课堂随处发生、随时可见。高效课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学生的声音会此起彼伏,不待老师叫姓点名,学生自然会顺着课堂的流程,沿着课的推动的方向一个接一个,一环套一环的自行延续下去,行云流水中见跌宕起伏,高潮四起,真的是学生在主宰课堂,课堂是学生的而不是老师自己的。课堂的“闹腾”打破了学生受限制、被禁锢的局面,拘谨、害怕、胆怯见不到了,学生发言声音高亢嘹亮、发音准确、抬头挺胸、自信满满,有一说一,有礼有节,一心为了自己的小组得分,拼得真欢。

三、放中巧收 

没见过或没上过“271高效课堂模式”课的人肯定纳闷:这样开放的课堂和空间,30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想说就说,说辩就辩,要演就演,开口就唱、站坐不定,这像课堂吗?老师的作用在哪里?教师优秀与否对这样的课堂有影响吗?回答是肯定的:有! 教师的作用在于课堂上的点拨和对整个教学流程围绕学习目标的穿针引线。优秀的教师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学会,这样的老师一定能上出优秀的高效的课来。

上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当学习“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一段时,围绕着“此段中共有四处句号,如果将前三个句号改成三个分号行不行?”课堂上学生经历了独学、对学、群学后思维的火力点再次点燃:

“不行,分号是表示句子内部几个分句之间的并列关系,停顿时间没有句号长。句号表示一个句子结束后一个完整意思的表达。”

“文中之所以用句号而不用分号,我们小组认为是在少年鲁迅想得到《山海经》一书,对依靠自己的能力得到这一宝物原先是藏着一些希望的,比如可以问远房的三叔去借,让他寻找他随放的地方,但他太懒我不好多劝;问过别人但问不到,别人不肯告诉真相;压岁钱虽有但找不到买的机会;能买到的地方我去的又不是时候;所有的希望都一一破灭,所有的后路都一一被断掉。而我日思夜想的依然是那本《山海经》。”

“谁人知我?谁人疼我?阿长——一个目不识丁的粗俗的力气大的农家妇女,原先我还看不起我,嫌弃我、甚至是有点厌恶我,而我竟然历经千辛万苦帮我买来了我心爱的宝书。”

看到学生还没能最终说到点子上,老师我赶紧收一句:“那文中的句号所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这样的句意表达对写阿长到底起怎样的作用,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立刻心领神会,纷纷回答:表达我对阿长怀有很深的感激与敬重。与前文形成对比。为后文写“我“向仁厚黑暗的地母为阿长祈愿的感情埋下伏笔、积蓄感情,奠定了哀伤、沉重的基调。

有人说:课堂就是放飞风筝,学生思维飞得再远再高再无方向,但一根放飞的绳索紧紧攥在教师手中。教师还是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调控者、引领者、参与者,否则任其放飞、不管收束,高效从何谈起?

四、目中有人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凡理论都带有理想化的成分,现实是怎样的?

传统课堂上,大多数为师者眼睛里盯着的只有几位活跃分子、班委干部、课代表等精英,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学生虽说在“动”,但只是少数人在“动”,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仿佛课堂跟己无关。老师的课堂也就靠这几个精英在支撑着、应和着。

在“271高效课堂模式”上,这样的情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堂课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在“动”:要么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研究自己组内的课文朗读、内容理解、揣摩探究、语句赏析、延伸拓展等任务,要么为展示对抗质疑环节在拼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或听或记,或说或思,或辩或演,人人都在求发展,个个都在想进步、拿高分、得表扬。这样的课堂已见不到谁是优等生、谁是待优生。老师眼中看到的是每一个小组展示对抗的情况怎样,所要评价的也是每一个小组整组的表现而不是具体某一或某几个学生的风头如何。这样的“高效课堂模式”上才叫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关注人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这样的课堂才能叫“目中有人”。在这样的课堂,经常会见到全班每一个学生都起过身、发过言,都上台展示过,因为有小组考核制度的捆绑和激励,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也就成了每天每节课必见的风景。这样的课堂打造出来的学生“富有爱心、充满自信、喜欢思考、善于合作、乐于展示”,这样的语文课堂是语文三维目标的真正合一,这样的语文课堂更是素质教育的第一现场。

当然,在这样的“271高效课堂模式上”,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和思考,值得我们致力于教学改革的语文届同仁,在实践过程中如何立足于本土化、校本化课程给予突破和解决:

1、针对不同题材、不同文体的课文,在“271高效课堂模式”上怎样上出语文课的美感、质感?用同一个模式一以遮蔽能行吗?

2、“271高效课堂模式”上怎样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怎样让课堂留有空白、让学生有满满的新奇和浓浓的期待?

3、导学案的编制怎样能保证学生无法抄袭到教辅资料上的答案以保证是自己课后真正的独立思考?

4、在今年江苏省实行规范办学的新形势下,课时相当紧张,怎样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预习时间,以保证第二天课堂能有精彩的展示?

俗话说得好“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教改中的我们始终认为,只要坚定信心,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精于反思, “271高效课堂模式”的尝试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呈现出“百花盛开朵朵艳的局面,“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喜人景象会天天在这样的语文课堂成——        现场直播!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竹山中学 管理登陆